李大姐微胖的身形頓了下,她搓了搓手:“這……”
雖然相處的時間不長,但是袁藝涵覺得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也能夠大致判斷他是否靠譜,李大姐熱情友好,帶著爽利勁,幹起活來幹淨麻利,雖然不知道她做飯的手藝如何,但是畢竟有經驗,教教也容易上手。
袁藝涵的笑容真摯懇切:“我是認真的,雖然我這攤子現在很小,但是我有信心逐步將它擴展,”想到秦旭,她道:“你也是知道的,我家中還有個念書的弟弟等著用錢,就是再苦再累,都需得把這個家給撐起。”
李大姐心裏也湧起一種同病相憐之感,她早就在愁自己是否應該把攤子關了,每每也掙不到甚麼錢,但是轉念一想這慢慢積攢著也能勉強裹住家裏的部分開銷,便這麼將就著做下去了,聽到袁藝涵邀請她,她也很東西,隻是單憑自己可不能隨意做決定,於是她道:“秦姑娘,多謝你的好意,這事得容我回家跟孩兒他爹商議一番再做決定。”
袁藝涵善解人意地點了點頭:“也罷,那我便等你的回複。”
不出袁藝涵所料,再來到攤點的時候,李大姐獨自站在那,紅薯攤已經不見了。
“來這麼早!”眼看著袁藝涵推著車往這邊來,李大姐趕緊迎上去。
“我也才來沒多久。”
把車子放好,李大姐二話不說擼起袖子就開始搬柴生火,袁藝涵也包了些燒賣和蒸餃,不多時買飯的人就來了。
兩人趕緊趁著人不是太多吃了些包子填飽肚子,這一忙起來連話也顧不上說,索性李大姐因為有了幫袁藝涵的經驗,這些雜事還是能做得好的,不用袁藝涵費力教。
這天等到攤子收了,袁藝涵便跟著李大姐來到她家,架子車也依她所言,寄放在院子裏,省得袁藝涵再推來推去。
院子裏,一個豆丁模樣的男孩正仰著頭呆呆地望著樹,聽到開門的動靜,見是自己的娘親,猶如小飛燕般衝到了李大姐的懷裏。
“哎呦我的圓兒!”李大姐也格外稀罕這個寶貝,蹲下身緊緊地抱住了,嘴上也不住地親。
袁藝涵見這孩子腦袋圓圓分外可愛,但是身材瘦小,看上去很是羸弱。
聽李大姐說這孩子已有六歲,但今日一見,仿佛跟那四歲的稚兒似的,袁藝涵蹲下身摸摸孩子的手腕,那圓兒感覺到她的觸碰,抬頭怯怯地看了她一眼,又躲進了李姐的懷裏。
“我這孩兒膽子小。”李姐抱歉地笑笑。
李大姐起身把孩子側抱著,引著袁藝涵進堂屋,側屋有個頭發摻白的老者,推門似乎有點意外有外人在場。
“這是我娘,娘,這是女兒跟您說過的秦姑娘。”袁藝涵趕緊站起身來。
那老者笑眯眯地打量了下袁藝涵,似乎頗為滿意的模樣,不住地點頭:“好好。”說罷還親切地拉著她的手,親切地詢問她冷不冷等。
在李大姐懷裏依偎著的圓兒眼神時不時往袁藝涵那邊望去,有些好奇又有些怯生,袁藝涵察覺到孩子的目光,就回以一個溫和的笑意,想著下次再來見他的時候,可以做些新鮮的零食,也好拉近兩人的距離。
李大姐示意袁藝涵要吃甚喝甚自取便是,隨後便開始商議關於兩人合作的事情。
“我是這般打算的,”袁藝涵握著暖意十足的水杯,開口道:“現今咱們攤子上的吃食這兩日我便將法子交予你,然後購入的原料咱們一同出,所得的利潤也平攤。”
這下可讓李大姐有些過意不去,尋常百姓家大多都是憑各自的手藝和本領營生,這般輕易地把法子告訴了自己,以後的利潤也均分,為人忠厚老實的李大姐搖了搖頭。
“這恐怕不妥,畢竟這是秦姑娘你的法子,教會了我日後還把利潤平分與我,怎麼說你都太吃虧了呀。”
袁藝涵是有打算的,現在小攤鋪的大事小事,均由自己來打理,且她力求做到事無巨細,因此也有點傷神費力,李大姐家地理位置優越,以後車子存放在這也是不用費心的,新鮮的食材李大姐也好第一時間采購,兩人合作後,勢必那方的任務要重一些,況且這不過是兩類麵點的做法,還不至於藏著捏著,擔心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若有巧婦琢磨一番,估計也就學個十有八九了,日後這樣袁藝涵也能有精力去製作新的種類了。
袁藝涵與李大姐說了日後兩人的分工,稱雖然是自己的點子,但日後是兩人一同賣力,因此不應該有失偏頗,倒讓李大姐心裏湧起感動之意。
於是這天晌午袁藝涵便留在了李姐吃飯,平日家裏也就李大姐與他娘傅嬸還有六歲的圓兒在,李大哥晚上回,而長子風兒休月假才能趕回家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