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帝後傳聞(1 / 2)

這天,青菱一大清早伺候葉瑩瑩洗漱,整個人看起來就是欲言又止的模樣。

葉瑩瑩看她一眼,沒吭聲。

她想說什麼,自己都知道。

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她就被一陣不同尋常的聲響給吵醒了。隱隱傳來的較平日裏聽到的更大聲更急促的腳步音、吆喝聲,還有院落裏求溢和青菱低聲說話、水雀輕步走進來給自己捏了捏被角又出去……這一係列的動靜,似乎都在說著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

可不是,遊春宴畢竟不是尋常大戶人家的一次春遊!那是天底下最尊貴的人紮堆的地方。

除了皇親貴族、朝廷一二品大員及其有敕封的親屬外,無聖諭,無人能進入那地方。就連葉瑩瑩,原本作為一將之女也是沒有資格參加遊春宴的。偏生她娘是欣陽郡主,備受先皇寵愛,在宮裏養大,十歲才被接回王府,自小與當今聖上一塊長大,感情深厚。衝這一點,才能讓葉瑩瑩在眾多女兒家獨特幾分。

至於那甘念芸,是當今皇後的娘家侄女,從小就靠著一張甜嘴得了寵愛。前塵往事,葉瑩瑩早沒有記憶,但綜合這幾日耳聞,似乎這場原本屬於她和甘念芸的比拚,也是當今皇上和皇後一種小較勁兒。

就是尋常百姓家裏的夫妻,都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製衡在其中,更何況是帝王家的夫妻。正因為天下都是他們的,所以,同心同德的帝後一個在前、一個在後,相互間守好自己的領域,彼此不輒越界限,這是普天下都願意看到的帝後和諧。然而,朝廷與後宮自古以來就是牽扯不斷,哪裏還能分得清劃得幹淨界限呢?

朝廷上的榮寵可以影響後宮勢力變化,後宮的風吹草動自然也逃不過百官的法眼。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方,誰能把自己給摘出去?縱是心思再縝密、手段再高超的上位者,也難免有要屈服隱忍的時候。

以至於在深宮裏,夫唱婦隨、婦舞夫賀的,已經是最難得、最令帝後期許的婚姻狀況了。有商有量的,朝廷後宮自然能夠兼顧、一團和氣。若是其中生出一瞬間的嫌隙,緊隨而來的後果必定是深隱而久遠的。而人,哪有那麼的純粹可以標簽化?更何況,帝後之外,還有後宮眾多佳麗的存在,哪一個是善茬?

所以,帝後之間,得個“伉儷情深”的,竟儼然洪濤中的一股清流了,隻可向往,難得實現!

再說回這當今帝後,皇上是真命天子,先皇對他是疼愛有加,早早的就被立為太子。當太子期間,一言一行深得上意,又無兄弟鬩牆這類醃臢事,可以說是順風順水。後迎了四位側妃和庶妃,都是出了名的賢良大人家的女兒。待十四歲,先帝賜婚,將時任平西大元帥王放齡的嫡長女迎為正妃。當時,葉瑩瑩的爹葉魄就在王放齡帳下任個小小的騎尉官。

太子妃是元帥之女,其他四位妃子都是文官大家所出,先帝的這一舉動無不昭示著對平西大元帥王放齡的倚重。五行之亂以後,聖武帝苦苦支撐下保全的國家,已是常年被戰亂迫害不堪,百姓求穩之心不得,難以苟全性命。聖武帝深知百姓之苦,可是在暴風雨中殘存的大船再怎麼堅固,也有了裂痕,也會招來不善的眼光。

所以,休養生息的策略中,聖武帝內倚文臣安邦治天下,外扶武將保一國安穩。武將在聖武帝之後,地位大增,再沒有以往隻重文臣而輕武將的情況。或許是巧合,聖武帝之後的帝王婚姻,竟都是結緣大將軍、大元帥的嫡女。

到了當今皇後,隨著整個朝廷武將地位提升,對嫡女的重視程度之重,以至於一反過去的無所謂態度,將文臣大家教養女兒的琴棋書畫一套搬了過來,在此之前的武將之女馬背上長大的爽朗風範是再也沒有了。

自小養在深閨的女兒家,受到的教養除了有文臣的纖細小心,還有對人和事的敏銳觀感。一朝入了太子宮,側妃庶妃都是隱忍退讓的份,偌大的太子宮裏在她的手裏安安穩穩,一點錯處也尋不出來。太子和太子妃也是一度恩愛有加,深得先帝嘉賞。

變故在兩年後發生。隨著側妃庶妃子嗣相繼出生,嫡子一直沒有著落,太子妃的肚皮是一點動靜都沒有。調養身子的藥方和補品是長年累月的從各處送來,卻一點成效都沒有。不但太子妃自己著急,連宮裏也來來回回鬧出了好些動靜。

可是,沒有就是沒有!

終有一日,出事了!

太子當時已有二子三女,除三女幼小還在繈褓中,其餘經常帶進宮裏玩耍。那日具體發生何事,宮裏宮外猜測紛紛,卻誰都不敢聲張。隻知道是一早帶進宮裏玩耍,到了傍晚送回去的路上,發生馬匹受驚狂奔,整車撞到宮牆上的意外。由奶媽陪伴在馬車裏的金貴小主子無一幸免,各有不同程度受傷。驚嚇之外,太子怒不可遏,下令嚴查此事。

到最後,竟傳出太子妃的嫌疑最大的奴仆私下耳語來。太子聽說此事,氣得摔了玉鎮紙,下令把被管事抓住的這幾個說主子閑話的奴仆,當場亂棍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