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容從沒想過要寫《梔香襲人》背後的故事,僅僅是和三五好友一起聚聚時,交流下故事的成因。
最近認識位大神,他就很喜歡寫背後的故事,棉容想東施效顰一把。
這位大神,我剛開始看他的文時,就是先點進背後的故事,
“What?他自稱是位爸爸,那就是男的咯,男的寫女頻,他腦回路是怎麼轉換的喲(潛台詞是,他有毛病吧)?還是,這背後的故事,她是為了隱藏她的真實身份,把媽媽故意說成爸爸?”
往後看不到十行,我抖抖雞皮疙瘩,
“背後的故事好酸呀,文應該更酸吧”
然後果斷退出。
前幾日,他的文又出現在推送裏,我有映像的,再次點入(想看看他為什麼還沒撲街),看到了讀者的評論,很中肯不浮誇的肯定,就點進正文看了看,
……
就知道了,人家是大神來的!
再後來交流了一下,才知道他也是新人喲,好吧,我懂了,有些人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
膜拜大神十秒鍾!
大神變態愛寫背後的故事,膜拜膜拜著,棉容東施附體了唄……
。。
。
東施學著西施,也想寫寫背後的故事,內心也有很多關於本文的背後故事想傾述,像是當年哺乳期漲奶那般感覺,不擠出來就一直難受著,擠出來就舒服了……
這個比喻……,好像有點那啥啊……
我是個俗人,不能比肩大神,大神表述緊張是用阿司匹林,我連阿司匹林是管什麼的都不懂,管感冒、管發燒還是心絞痛?還是純管緊張?
這段話希望不被我哥哥看到,不然他又會說:
“叫你平時多看點書,你不聽,盡顧著看電視看還珠格格了!”
說到我哥哥,有一段精彩的還珠格格梗,插播一段吧。
既然是隨筆,寫哪算哪兒吧!
我就這麼一個哥哥,他就我這麼一個妹妹,從小一起長大,他帶我玩、帶我皮、帶我跑,我跟著他後麵,幫他撿起他隨意丟棄的東西回家,媽媽總是會表揚,
“妹妹真細心呀,哥哥玩性太大了……”
這是妹妹僅有能蓋過哥哥光芒,獲得的表揚,殊榮定是要銘記終身的。
哥哥上高中,要去縣城中學住校,隻能每個月回家一次,妹妹每次送他上船後,回家都會哭好久好久……
老家是長江支流中的一個小島,林蘭的老家,原型寫的就是棉容的老家,離島必須坐船。
現在回憶起來,妹妹是個特別早熟的人,當時妹妹不過12歲,每次哭得那個傷心呀,想著,兄妹共同成長的日子結束到頭了吧,現在是高中,以後是大學,然後各自成家,兄妹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前,我隻有他、他隻有我的時候啦……
很早熟吧?
說回還珠格格!
兄妹感情一直很好,真的很好,會嘻鬧,卻記憶裏沒什麼爭吵,然後哥哥挨打,妹妹會拚死相護(妹妹就是這麼英勇),還會大聲代替哥哥在父母麵前承認錯誤,
“哥知道錯了,他下次不敢了,不要打他了……”
妹妹哭得梨花帶雨,父母大部分時候都會動容,放過哥哥。
哥哥是怎麼保護挨打的妹妹呢?
好奇吧?
妹妹鬼精鬼精,幾乎父母都是打不下手的。怪物史萊克裏的靴貓,對的,妹妹就是靴貓那樣的形象,根本用不著哥哥出手。
。。
。
這般的兄妹感情,從還珠格格開始,逐漸分歧,逐漸疏離至一發不可收拾……
其實,從更早的梅花三弄就已見苗頭咯!
很小很小的時候,妹妹喜歡看梅花三弄,哥哥要看水滸傳,妹妹小,會妥協!
還珠格格時,妹妹上高中了,不妥協的年齡到了,
“我要看還珠格格”,
“我要看天下足球”,
然後媽媽會站隊,
“看還珠”!
再然後,妹妹上大學了,哥哥崩潰了,因為還珠陸續出了三部,甚至後期還有還珠精裝版,每年大學的寒暑假,兄妹相守的最後日子,哥哥都是在崩潰中度過,
“瘋了吧,你們都瘋了吧,妹妹,你多大了,還看還珠格格,你就是看還珠格格看傻的,才會上展末農大的”!
然後,命運的轉盤對他是那般的無情,終於就業後擺脫了妹妹和媽媽,很快認識了嫂子,結婚生子,然後---乖乖地陪著嫂子看還珠格格精裝版,情深深雨蒙蒙。
“你喜歡看這個呀,我妹妹和媽媽也喜歡看!”
據嫂子描述,哥哥語氣是極其親和溫柔,完全沒有需要看天下足球的暴虐,用這個做切入點,成功勾搭了嫂子。
。。
。
寫梔香襲人的時候,剛網絡上發表,邀哥哥品讀,他嫌棄得如麵對另一個還珠格格,
“我能看那些書嘛,情情愛愛的,不是我的菜!”
“如果我說是你妹妹寫的呢,能靜心看看,給些意見嗎?看妹妹要不要堅持繼續發表,或是收工不再丟人現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