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失聯(1 / 2)

沈京,男,今年25歲,初中學曆,標準學渣。15歲便下了學隨父親學習木工,這是老沈家祖輩傳下來的手藝,都是些傳統工藝,相傳其祖上參與過故宮的修建。在木藝界小有名氣。

沈京上學不帶腦子,九年義務教育加三年幼兒園啥知識也學不會,動手能力倒是挺強。學校裏的一塊朽木渣渣一進木工界,短短三年便成了行業翹楚。十年的從業經曆,使得沈京聲名遠播。這不,馬來國準備建一座古風唐人街,於是花大價錢從中國拓聘相關職業的師傳去工作。沈京便在此列。

於是,在一個風和日麗,天氣大好曰子裏。沈京帶著吃飯的家夥事踏上了馬方專門包下的大型客機,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出國之旅。

然而飛機剛離開國境不久便與外界完全失去了聯係,空中又一下子變得到處霧蒙蒙的。飛機北鬥羅盤也全部失靈,就連太陽都看不出來在哪個方位。衛星信號就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所有通訊設備都無法聯係外界。在這個時代實在無法想象。早在6G網絡時代,萬物互聯技術得到完善加強之後,地球上可以說基本無死角了。而跳過7G8G時代後,9G時代的到來,更是突破物質的阻礙。除非特種材料,或特殊信號幹擾區。號稱全地球再無死角。如今尚處於10G時代,作為9G時代的補充和豐滿,信號更是強大且穩定。失聯實在是不可能。除非全世界的衛星全都癱瘓了。

飛機像無頭蒼蠅一樣到外亂飛,卻總也脫離不了迷霧區域。最終燃料不多,機長無奈海中迫降,這架二十二世紀初製造的飛機可以空水兩棲,沒動力也可以在海麵漂浮。堅硬的合金材質可以保障不會因觸礁而損毀,機身自帶的太陽能發電裝置雖不能做動力能驅動,但日常做飯照明還是沒問題的,加上飛機上各類應急設施,可謂身處大海不缺魚吃,不生大病,混吃等死一輩子是沒啥問題的。這麼長時間怎地也該獲救了。

飛機上,機長徐鴻遠走出駕駛艙,給全機乘客講話。

“大家請放心,我們這架飛機代表著中馬友誼,國家一定會組織一切力量來救我們的。我們機上物資充足,救生工具齊全,足夠我們三百五十二人長久的生存下去的……”

機長慷慨陳詞,機上的乘客卻並不在乎。沈京在頭等艙坐著,艙室被過道分隔,每側都有兩個座椅,總共隻有五排二十個座。能坐頭等艙的無不是行業翹楚。沈京坐在右側最後一排,靠過道的位置。靠著寬大的座椅舒服的眯著眼晴。他旁邊靠窗位置坐的是一名三十出頭的男人,叫徐波,是古建築研究生,據他自我介紹說去年要不是被人頂了,就升副教授了。好吧,叫不叫獸的沈京也不懂跟專家有什麼區別。什麼古建築學是什麼鬼沈京一個地道的初中學五渣也沒聽過。沈京就知道這貨是個話澇。從上機開始便嗶嗶嗶個不停。當然作為一名光榮的初中生級木藝大師,沈京基本素養還是有的。全程眯著眼嗯嗯啊啊的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