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國之家也(1 / 2)

國乃我家也國之家也,乃身在其家者,心有其國。正所謂,保衛祖國匹夫有責。國強則百姓安居樂業,國弱百姓苦不堪言。

古時弱國則要貢獻與強國。貢獻若不合受其要求,伐之。填井、伐樹、割麥、掠馬,人不分男女老小,充俘虜。男子做隸,女子為婢妾或奴,百姓苦之。

晉楚城濮戰後,晉文公獻給周天子楚俘兵車一百乘,步兵一千人。鄭宋大棘之戰,宋國戰敗,鄭獲兵車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一百人。晉滅赤狄潞氏,晉君賞大夫荀林父狄臣一千。齊吳艾陵之戰,齊兵大敗,吳送魯國齊俘兵車八百乘,甲首三千人。戰敗國人民被俘當奴隸,國家損失的車馬器械自是人民來補充。

立國須得民,得民須講政。

古齊桓公創霸業者,乃管仲助之之力。齊自太公立國,重視通商與手工業。管仲出身商賈,相桓公,分全國為士鄉與工商鄉。優待工商,不服兵役,使成專業。士鄉廢公田製,優待甲士,有田不自耕,專練武藝。百姓自得其樂,安然太平。

立國須懂人,招賢納士。

燕昭王黃金招賢士,不得人,問郭槐。槐以一例曰之:古時國君重金換千裏馬卻遲之3年不得,一臣毛遂自薦去買馬,君應之。3月後,此臣得知遠國有匹千裏馬,赴之,馬已死。其以五百兩換馬骨,回國。國君怒,其回曰:王誠心願得千裏馬,百姓卻不知,若此事(以五百兩買馬骨)宣揚出去,百姓乃信之,自會有千裏馬送來。果不出一年,國君得三匹千裏馬。槐以此事自擬,示昭王曰:王不嫌臣才疏學淺任用,乃必有賢能異士赴之。後各國能人奔之燕國,燕與齊國戰大勝。此乃得人才者得天下也。

立國之思想文化。

順治十六年,清廷將《四書辨》、《大學辨》等書焚毀以及文字獄實施。順治元年,清廷入主中原,順治帝詔示天下, quot;會試,定於辰、戌、醜、未年;各直省鄉試,定於子、午、卯、酉年 quot;,立即繼續實行明代的科舉取士製度。順治九年, quot;臨雍釋奠 quot;大典隆重舉行,順治帝勉勵太學師生篤守 quot;聖人之道 quot;、 quot;講究服膺,用資治理 quot;。翌年,頒諭禮部, quot;崇儒重道 quot;為國策。

至今,國家百廢俱興,人民幸福安康,此乃心係國家者君之禮遇也。為人臣者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國為家,心係天下。

先生,學生不才,自知所寫不符題之要求,隻是有感而發乃做此文,望先生不要氣不要怒,學生今後自當努力學習,學生之筆跡甚是潦草,實乃無心之過,學生毛筆不會用也~~

在文章的最後,金雨稀用超現代的符號表現了她真的不會用毛筆寫字的無奈,以及她以上所說的都是亂扯的,因為她也不知道自己要寫什麼該寫什麼能寫什麼,胡編吧,把以前學的點東西都蒙上去湊湊字數寫個小文,交了卷也就完事了。

“這真的是咱家魚兒寫的?”

金夫人拿著卷子呆住了,越想越不對,這真的是金魚兒嘛?自己的女兒自己當然知道,這怎麼肯能!如果她真的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也就真的神奇了。

“不行,我倒是要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是我們的女兒。”

“你真是什麼意思?”

金老爺不懂夫人的意思,迷茫的看著她。

“你還記得魚兒身上的胎記嘛?”

“你是說魚兒後背上的那條小紅魚?”

金夫人確定的點點頭,隨後金老爺也跟著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