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招果然很靈,之前那位廠領導接受了邀請,欣然前來。
宴請是在縣城裏一座高檔酒樓裏進行的,甫一見麵,扮成景曼華的田小梨就開啟了心有靈犀,一連串試探下來,廠子裏關於產品質量問題的情況就被她知道了個八九不離十,順帶著,還探出了這位廠領導和景曼華之間的肮髒交易。
有這些內容,結合著康玉寶的資料,加上柯懷書提供的醫院方麵的資料,田小梨寫了一篇詳細的報道。
報道發出來之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有關部門介入調查,那位廠領導鋃鐺入獄,順便把景曼華給咬了出來。
這事一經曝光,反響巨大,更有網友把之前的麻某騙捐案又扯了出來,大批網民在網上控訴景曼華違法亂紀,終於引起了執法機關的注意。
……
莊嚴的法庭上,法官的聲音在回蕩。
“本院認為,被告人景曼華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便利,收受三牛乳業公司和麻某個人給予的財物,並為其謀取利益的行為,侵犯了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廉潔性,已構成受賄罪,依法應予以懲處……”
三牛乳業裏,黑心腸的領導被判刑,原先因為抓質量問題被排擠的領導重新掌權,上台後第一件事就是通知康玉寶回去上班。
康玉寶又喜又悲的同時,田小梨也得到消息,所有的任務都顯示完成。
這樣就算是優秀記者了?
田小梨隱隱然似有明悟,判斷一個記者是否優秀的標準,好像不僅要看她能發多少稿子,能掙多少錢,報道能引起多大的反響,最重要的,應該是屬於記者的道德,勇氣和責任感。
與此同時,在獄中的景曼華也被以前的同行問到了這個問題。
這位記者來的時候做足了功課,提問的角度十分刁鑽。
采訪中,她先說起景曼華的過去和當了記者後的戰績,最後問了她一個問題。
“當年以你的高考成績,完全可以選更熱門的金融或企業管理,為什麼會選擇新聞係?”
“是啊,為什麼呢?”景曼華麵色迷茫,當初的她,隻想做一個好記者,一個有良心的記者,為那些投訴無門的弱者說話,不讓別的人受她和家人所受過的委屈。
是什麼時候,她變成了這個樣子?
“據我所知,你小時候遭受過不公平的待遇,你的母親做為一起案件的受害者,被無良記者逼迫,想不開自殺而死,現在的你,是否還恨那個寫不實報道的記者?又有沒有想過,你現在的行為,和那位記者有什麼區別嗎?”
女記者辭鋒犀利,咄咄逼人。
景曼華看著懟到自己鼻孔上的話筒,淒然一笑。
是啊,從什麼時候起,她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她也曾善良正直,意氣風發,為底層百姓說話,和上麵領導硬扛,不畏艱險,揭露官場腐敗,可是後來……
開始時隻是被生活逼迫下不得已的妥協,後來就是麻木的隨波逐流,再後來,為了錢,為了還房貸和車貸,為了名牌包包和化妝品,她開始出賣良心。
她終於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