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匕現(1 / 2)

瑞安命人將剔除殼子的滿黃團臍大螃蟹奉到鄭貴太妃麵前,自己悠然飲著麵前的桃膠雪蛤湯,狹長的鳳目中一絲淩冽的神情一閃而逝。

“鄭榮將軍本是國之棟梁,他正當壯年,怎麼貴太妃娘娘說得令家兄如此不堪?依本宮之見,你便是甘心清燈古佛,未必拖拽上整個鄭家。”

聽得瑞安話裏夾槍帶棒的意思,鄭貴太妃黯然無語。她端起麵前的桂花酒輕輕一抿,將那隻配了薑醋的螃蟹推開,淡淡起身駁斥了幾句。

“人各有誌,臣妾心如枯井,自然也不願家兄再起波瀾。殿下的好意,臣妾替家兄謝過。至於鄭家是榮是辱,百年之後都是一抔黃土,殿下不必費心了。”

鄭貴太妃早洗盡往日鉛華,一襲青蓮灰的素色宮裙,隻以銀線在領襟與袖口處勾著些瑞蘭花紋。她通身上下摒棄了金玉俗器,隻在低挽的發髻上插了根烏木發簪,長年吃齋念佛,身上有一股雋永的檀香氣,叫瑞安無端添了煩膩。

既是拉攏不得,瑞安也不預備給鄭家留什麼好聲氣兒。她端著杯西洋舶來的葡萄酒,盛氣淩人的眸間全是一片戾氣:“既是貴太妃娘娘心意已絕,本宮也不勉強。不過念在相識一場,奉勸娘娘一句,凡事三思而後行。”

鄭貴太妃已然立起身來預備離去,聞得瑞安的話便又回過頭來向瑞安恭敬地行了一禮:“臣妾謹遵殿下教誨,這便回去好生思量,多謝殿下的美意。”

昔日風華絕代的女子如今形如縞素,那黯然離去的身影似是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在坐的無不是聰明人,各自將局勢瞧了個透徹。

不願屈服於瑞安淫威的,便選擇了深居簡出,仿效鄭貴太妃敲起木魚,隻望能置身事外。更有些恬不知恥的,被瑞安許下的財帛功名動心,竟紛紛勸起了父兄,要他們私下裏擁戴瑞安。生死之際,人性便得到了最鮮明的體現。

李隆壽一行依著既定的路線匆匆而行,驍騎營人數雖然不多,貴在對李隆壽忠誠不二。出了皇城不久,李隆壽便傳了驍騎營統江統領覲見,叫他悄悄派人去打前站,約著董大人與黃懷謙等幾位忠臣在三清山下會合。

朱雀與玄武等人的舊部一直隱匿在雲台山麓,自打與李隆壽會合,聆聽了年輕君王的旨意,無不摩拳擦掌。他們分出一部分悄然隨行,明著依舊是驍騎營的區區百人擔起護衛之責,暗地裏追隨李隆壽一行的卻似滾雪球一般。

一路行來,有質樸的百姓聞得陛下出行,竟自發迎在官道與田間纖陌交通之處。大夥兒對瑞安敢怒不敢言,唯有以這樣的方式支持年輕的帝王。

李隆壽且走且亭,勢力越來越大,有如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勢。

臨行前李隆壽早拜托了鄭貴太妃與鄭榮將軍聯絡,要他嚴密保護藏匿在西山與蒼北大營裏的勢力,大家不到最後關頭不得暴漏身份。隻待朱氏父子調用兵力,我方便將賊子們殺個措手不及。

從前鄭榮將軍帶出的部分軍隊已經分散在各處,大家化整為零,並不引人注目,如今抓緊厲兵秣馬,等待與瑞安的終極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