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偽功(2 / 2)

清風與明月兩人遠遠觀望,瞧著無辜百姓受難,直恨得渾身骨節格格做響。他們身單力薄,更不能打草驚蛇,恨不能早一日將消息傳回京內。這兩人一合計,明月依舊留在榆林關外繼續搜尋證據,清風便日夜兼程回來送信。

茲事體大,何子岑並不敢僅憑著兩人僅有的一次親眼目睹便妄下結論。

況且如今兩兄弟爭奪太子東宮的頭一把交椅,一個處理不當被何子岩亂咬一口,自己便就前功盡棄。何子岑思來想去尋不出太好的法子,便約著何子岱同往青蓮宮尋陶灼華商議。

三個人心知肚明,前世裏能叫仁壽皇帝龍顏大怒、甚至傷及身子的大約便是這件大事。仁壽皇帝曉得了何子岩殺無辜百姓來騙軍功,卻又不敢將這罪名公開,隻能自己憋在心裏。他借故殺了錢將軍,又將何子岩急召回京,再匆匆立了何子岑為太子。一口惡氣鬱在心間吐不出來,終是將自己氣出一身的病來。

前世裏三個人對這件事毫不知情,不曉得是哪位深藏不露的人物能將這麼大的事情捅出,還能將錢將軍與何子岩扳倒。三個人苦思冥想,記不起那時候誰與仁壽皇帝走得頗近,一進又到了山重水複。

何子岑畢竟做過帝王,他心思縝密,想了半天方問何子岱道:“你記不記得當年錢將軍獲罪,被父皇斬殺。而趙將軍一並株連,被罰做從五品的小吏,無召再不得入京。昌盛將軍那些舊部們鬧出的這場風波,父皇龍顏震怒,殃及許多武將,卻唯獨孫將軍平安無事?”

何子岱癡心於武功,對這些武將們的升遷榮辱格外在意。他細細回憶著前事,有些不確定地說道:“孫將軍雖未獲罪,也被連降了兩級,且交出了帥印,不幾年便就解甲歸田,怎麼能算得平安無事?”

“不然”,何子岑越想越覺得自己的分析在理。“孫將軍是連降兩級不假,可是接下來孫夫人的生辰宴上,母妃卻曾親自登門,給了她極大的殊榮。你仔細想想,若沒有父皇的授意,母妃又如何會在風口浪尖上去孫府參加什麼宴會?”

聽得兩兄弟抽絲剝繭,陶灼華十分汗顏。前世裏她糾纏在何子岑與瑞安之間,整日考慮最多的便是如果能夠不背叛何子岑,卻又能保陶家人周全,於前朝後宮的事情幾乎不曾在意,更未留意那時候德妃娘娘曾去參加過一個命婦的生辰宴。

亡國之恨,不能全怪別人,自己從前便真正不曾用心。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