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街頭(2 / 2)

黃氏本來替陶灼華預備了一枝紅珊瑚的赤金發簪,到底不比德妃娘娘賜下的更有體麵,如今瞧著至善送來的東西更是犯了愁。

至善送來的禮物裏有一朵整塊翡翠摳的碧綠芙蕖,她乳母來時把話說得清清楚楚。這珠花原是至善公主及笄的當日,仁壽皇帝親手替她簪上發髻的東西。

禮物太過珍貴,至善如今對陶灼華的親厚如今可見一斑。

黃氏沉思了片刻,與陶春晚拍手笑道:“素來好事成雙,插簪用德妃娘娘的東西,大不了發髻上再別這朵芙蕖。什麼大不了的事兒,叫咱們娘兩個費心。”

曉得下個月陶春晚便將啟程遠赴波斯,黃氏此刻的歡娛裏帶著些強顏歡笑的成份。陶春晚壓下心間的酸楚,一心一意地鋪好陶灼華當日要穿的大紅曲裾,再拿著首飾與佩物比對,衝黃氏嫣然笑道:“便沒有母親解決不了的問題。”

為著撒網撲魚,其實劉才人是唯一一位接到陶灼華帖子的人。聽到陶府傳進的萬事俱備的消息,劉才人鄭重點點頭,吩咐青龍等人一切照原計劃行事。

陶灼華與五月初九日晚間出宮,當夜便宿在了陶府之中。

五月初十一大早,劉才人梳洗已畢,便牽著李隆昌的手,乘坐一輛外表極不起眼的黑漆平頂馬車出門,去賀陶灼華的及笄之喜。

李隆昌素日極少出門,眼瞅著車子拐出胡同口,小孩子便覺得事事新奇。

行至東四大街時,劉才人挑簾望外頭瞧了一瞧,李隆昌就著掀起的車簾子,無巧不巧瞧見了外頭捏麵人的攤子。他從前隨著青龍出府,曾在這裏買過一對惟妙惟肖的小豬,如今還記憶猶新。

李隆昌便牽著劉才人的衣襟撒嬌地央告,想再買兩個捏好的麵人。兒子嬌嬌糯糯的聲音如同,軟得能讓劉才人心也融化。她沉思了一會兒,便就吆喝了車夫駐足。

劉才人頭上戴著青色暗紋的幕籬,將容貌遮擋得嚴嚴實實。她牽了李隆昌的手走下車來,往賣麵人的攤子旁走去。身著便裝的青龍便不遠不近地隨在身後,雙眸不時往兩側掃過,生怕這對母子有什麼不測。

李隆昌在麵人攤子前頭流連忘返,一時拿不定主意要買哪個,劉才人隻得耐著性子催了他片刻,又彎著腰與他一同挑選。

母子二人選了一個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又挑了個舞著混天綾的哪吒,李隆昌歡歡喜喜地拿在手上,這才肯乖乖地隨著劉才人上車。

劉才人雖是去賀喜,到底礙著自己是未亡人的身份,並不曾穿鮮亮衣裳。

她極簡單的青衣綠裙,腰間結著紫光緞的羅帶,係著一方古玉的鳴蟬禁步,行走間顯得落落大方,到不引人注目。一行人渾然不曾察覺,離她幾丈遠的距離之外,麵攤子上一位關東大漢模樣的人正以眼角餘光悄然掃過這母子二人。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