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轉向蘇世賢輕輕一揖,李隆壽認真說道:“嶽父大人,趁著今夜無人旁聽,隆壽說句心裏話。若隆壽早去,唯有將梓琴托付給您。梓琴這一生算不得順遂,往後不論發生什麼,都請嶽父大人瞧著隆壽一點薄麵,不要苛責於她。”
李隆壽放不下的便是蘇梓琴的身世,隻怕將來自己不在,蘇梓琴這廂又東窗事發,連蘇世賢的親情也維係不住,隻得隱晦地鄭重拜托。
蘇世賢本是探身望著畫中小娃兒活脫脫便是李隆壽小時候的翻版,不覺也有些悵然。聽見小夫妻兩個說這些不吉利的話,到是滿目哀愴。
他聽得頹喪,驀然將臉色一肅,厲聲喝道:“你們兩個說得什麼混話?隆壽在這世上多了位親人,本是添了助力,可不是由著你們這樣消沉。你們哪個都不能死,都須好好活著,才能叫先帝含笑九泉。”
李隆壽清雋若仙,被蘇世賢當頭棒喝,好似醍醐灌頂。他拿帕子替蘇梓琴拭去眸毛上的淚水,輕緩笑道:“嶽父大人說得對,咱們是該好好活著。是我錯了,不該打那樣的主意。”
方才那托付後事的意思明顯,蘇世賢聽得李隆壽放低身段央告自己擔待蘇梓琴,總覺得對方話中有話,是在替蘇梓琴留有後路。
蘇世賢本是心思玲瓏,他思忖方才李隆壽托付自己的那一幕,慢慢起了思量。
若論起親疏,自然是翁婿的感情不及父女親厚,李隆壽卻越過蘇梓琴向自己低頭,難不成蘇梓琴不為人知的身世對他二人來說已然不是秘密?
蘇世賢有心詢問,卻又怕無事生非,不敢胡亂開口說話。李隆壽三個人彼此都是各懷心事,老的怕蘇梓琴失意、一對年輕人怕蘇世賢難以接受,都不敢說出蘇梓琴並非蘇世賢親生的事實。
蘇世賢到底經曆過風雨,他將方才的一幕拋開,隻衝兩人和緩說道:“陛下能這麼說,才是咱們大裕的福氣。梓琴這一趟沒有白走,劉才人與我們罅隙盡釋,從今往後也該是你們兄弟其利斷金的時候。”
李隆壽重重抬頭,回首與蘇梓琴十指相扣,年少夫妻到有了相濡以沫的模樣。
蘇世賢再鄭重囑托道:“如今形勢一片大好,可不能再自己滅自己的銳氣,鄭榮將軍他們還在外頭苦苦經營,若你們先露了怯,讓下頭的人還有什麼信心?”
“正是”,蘇梓琴罵了李隆壽兩句,又為蘇世賢幾句話燃起萬丈雄心。她霸道地衝李隆壽說道:“咱們往後都不許那麼頹喪,死是最不負責任的事,想把該你做的事留給旁人,哪有那麼便宜。”
她也不顧蘇世賢在場,拿手上石榴紅綾的帕子輕輕往李隆壽頭上一甩,嗔怒地嚷道:“下次再敢有這樣的話,我第一個便不饒你。”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