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諒(2 / 2)

陶婉如是出嫁之後又被休棄的女子,無緣葬入陶家祖墳。

隻為一縷香魂質本潔來還自潔去,陶超然才依著她的囑托,一半骨灰灑入洋溪湖畔,另一半骨灰葬在雲門山麓。陶灼華深深曉得,母親對那個負心男兒並未相忘,不然也不會將魂歸的地方選在她與蘇世賢初遇的梨林之畔。

見陶灼華一改方才的淡定,如今六魂無主的模樣,蘇梓琴並不想多賣關子。

她輕輕牽住陶灼華的衣袖,認真說道:“瑞安說這個話的時候還有個人知曉,他也托我給你帶話,你先聽完了再說。”

蘇梓琴輕輕按住陶灼華的肩膀,那雙嫵媚的眸子裏,有種難以言喻的流光。她低低說道:“你必然不願稱他一聲父親,我也不能勉強於你,隻將他的話帶到。”

聽得蘇世賢那幾句定要護陶灼華墳塚周全的誓言,陶灼華嘿嘿冷笑,望著蘇梓琴道:“要我信這樣的話,大約要等到冬雷陣陣、盛夏飄雪。所謂求人不如求己,我自問有能請動玄武前輩的本事,這便要人往宮外送信,求他將母親的骨灰帶來大阮安置。”

蘇梓琴深深地望著她,末了隻是幽幽一歎:“我有心叫你信他,卻不曉得他是否有個本事。我離京時瑞安匆匆前往西山大營,必是鄭榮將軍悄悄調兵一事為她查覺。狗急了尚且跳牆,何況瑞安本就不是良善之輩。事關你母親,隻能由得你自己拿主意。”

該說的話都已說完,蘇梓琴以手掩麵打了個哈欠,略顯自嘲地笑道:“果真是養尊處優慣了,不過路上趕得爭了些便就吃不消。我先回去歇著,你也不必焦急,關於你母親的事情,我除卻告訴了父親,也曾告訴壽兒。我不敢給你打什麼包票,其實心裏十分相信他們兩個。”

對陶灼華而言,浪子回頭金不換雖是金科玉律,她卻不覺得自己應該原諒已然迷途知返的蘇世賢。

母親隻有一個,為了薄幸人耗去一生的幸福,早便長眠在地下。而本該擔起父親之責的那個人,卻又選在拋棄自己多年之後,再拿自己的一生去換蘇梓琴的安寧。陶灼華從未想過要刻意做一個高尚的人,寧願選擇隨心隨意去嫉惡如仇。

她望著麵含期待的蘇梓琴,堅定地搖了搖頭。

茯苓打起燈籠,陶灼華將蘇梓琴送至九曲竹橋,兩姐妹就在青蓮宮前分手。陶灼華瞧著德妃娘娘派出的掌事姑姑已然迎著蘇梓琴,又殷勤傳了雲鳳暖轎過來,一路宮燈葳蕤,護送著蘇梓琴去往馨馥宮,這才匆忙折轉了身形。

方才蘇梓琴曾說李隆壽也已經知曉,陶灼華到感覺這個年輕人比蘇世賢更讓人信任。總之是未雨綢繆,不能真叫瑞安對母親的墳塚動手。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