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伏筆(1 / 2)

不得不說,鄭家兄妹一片忠心日月可鑒。

兩人數年經營,一直忍辱負重,方才與景泰帝聯手導演了這出戲。

鄭貴妃借善妒之名,因與劉才人爭寵失敗而對景泰帝徹底死心,兩人明麵上老死不相往來,鄭貴妃再不踏足乾清宮,暗地裏卻與景泰帝設計,將懷了龍裔的劉才人送出宮去,另留了景泰帝一根血脈。

正因為劉才人的詐死是經由鄭貴妃之手驗過,瑞安才深信不疑。

而鄭榮本是運籌帷幄的將才,為了有朝一日助李隆壽東山再起,不得已扮做浪蕩之輩,不惜拿聲色犬馬墮落了自己的名聲。

這一條長線打從多年前埋下,情形發展合情合理,竟真得瞞過生性多疑的瑞安,甚至黑衣客都沒有多往鄭家上頭留心。

地底皇陵,是景泰帝留下的另一個驚天秘密。皇陵地腹中空,足可夠數萬人屯兵,鄭榮正是領著受兵符調遣的將士們如同螞蟻搬家一般,經由密道進到皇陵,隻在此地厲兵秣馬,期待一舉攻入京師,拿下瑞安一夥。

瑞安想破腦袋也沒想通這一節,隻在心裏過篩一般,將值得景泰帝托付、能拿起這塊兵符的人過了一遍,卻始終落不到實處。

鄭榮本是最有可能之人,隻是這十餘年來卻早荒廢了功夫。而且手上無兵無權,隻怕有心也是無力。至於董大人、孫大人之流,都是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便是有了兵符,也不懂得爭戰殺伐,更不似景泰帝能托付之人。

瑞安一度疑心漸漸長成的李隆壽,曾勒令蘇梓琴留意他貼身的小衣、香囊、荷包等物,也是一無所獲。況且冷眼旁觀,李隆壽對朝中文官武將都不上心,私底下也沒有多少往來。

除卻那幾個景泰帝留下的老臣對李隆壽一心擁戴,旁的基本都讓瑞安換成了自己人。這樣的李隆壽根本難以駕馭眾臣,到好似不足為慮。

正因為形勢一片大好,瑞安才不願采納黑衣客強取豪奪的辦法篡位,她想拿軟刀子殺人,一點一點叫李隆壽失了民心,自己真正眾望所歸,好做到天下一統。

這些年兵符一直未曾出現,無論是當初的景泰帝還是如今的李隆壽都是處處受製,瑞安有一陣樂觀地以為興許伴隨著黑衣客設局誘殺玄武等人,兵符也與這三個人一同下了黃泉,再也不足為懼。

願望固然美好,事實卻好似與她開了個大玩笑。能無聲無息調動了西山大營的軍隊,必定是那三塊兵符已經合一,而且手持兵符之人得到了全軍將士的認可。

這麼想來,一則當年那三個人並未在黑衣客的火攻與箭陣中死去,至少有一塊兵符好端端握在他們手上,黑衣客當日在大阮瞧見的那個人必定是青龍無疑。

二則對方無聲無息調動了軍隊,那麼些人一同銷聲匿跡,朱懷武玩忽職守固然可惡,更可怕的卻是對方必定有極為隱秘的屯兵之所,不被外人發覺。

三則許三這混蛋一定還活在世上,他貼身服侍景泰多年,必然身負景泰帝的重托,對方手中還握有什麼底牌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