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歸宮(1 / 2)

德妃娘娘是瞧著何子岑悄然退出去,問了綺羅才知道何子岕酒醉。

這個謎一樣的男孩子遠不如何子嵐對人親近,卻不妨礙德妃娘娘對他的疼惜。隻怕奴才們看人像菜碟,德妃使了綺羅前去照應,又在仁壽皇帝麵前瞞下。

眼見陶灼華身份更添尊榮,德妃亦替她高興。欣然舉起麵前的酒杯,衝陶灼華笑道:“如此大的喜事,還不快些敬你父王一杯?”

陶灼華亦是淺語低笑,與阿西、陶春晚、陶雨濃幾個一同上前敬酒,並把陶氏姐弟引見給德妃娘娘,幾個人談話間言笑晏晏。

席間融洽的氣氛一直不曾消散,借著與阿裏木推杯換盞之間,仁壽皇帝眼中精芒稍縱即逝,卻不得不再次正視陶灼華這個尚未及笄的女孩子。

此時此刻,他不再拿陶灼華以普通的閨閣女子相待,而是敏銳地意識到她身上維係的東西大約比自己預料的更加豐厚。

仁壽皇帝私心揣摩,阿裏木能重奪王位,算得上是位心思縝密的人物。他若隻想報達陶超然昔日之恩,大可惠及陶家姐弟,卻無須給陶灼華這樣的尊榮。

能得了阿裏木青睞,還不惜叫自己守著滿朝文武表態,許下陶灼華後半生的安逸,仁壽皇帝篤定這裏頭大約還有自己不知道的秘密,便對陶灼華更加好奇。

昔日陶灼華無聲無息間便對大裕景泰帝的愛妾劉才人等施以援手,植善因種善果,才有鷹嘴澗一役劉才人的人全力以助。仁壽皇帝記得清清楚楚,援軍裏頭也有阿裏木的一支隊伍,無聲無息對殺手們包抄在後。

能調動波斯人一起出手,顯然不止因為陶灼華身為陶家外甥女這麼簡單的身份。仁壽皇帝目光炯炯,打陶灼華身上閃過,不由替何子岑點了個讚。

若不是礙著何子岑曾說,大丈夫要先立業後成家,更礙著何子岑說過他自己的姻緣要他自己做主,仁壽皇帝真想現在便頒一道聖旨,將陶灼華實實在在圈進趙王府裏,叫兩個小孩子湊成一對夫妻。

何子岑安頓了何子岕回來,宮婢已然將殘羹撤去,幾個年輕人重新並成一席。

阿西一側坐著陶雨濃,另一側便是陶春晚,他終於得償所願,與陶春晚悄悄說起話來。隻怕厚彼薄彼,便熱忱地喚了陶灼華一聲妹妹,又輕輕說道:“妹妹,待忙過這一陣,我再替你和春晚製些防身的好東西。”

當晚在鴻臚寺館內的宴飲一直持續到天明,一則慶賀兩國締結友好的聯盟、二則替阿裏木與陶灼華這對父女賀喜。兩國群臣們也是不醉不歸,借著機會各自攀談,場麵熱鬧至極。

何子岩鬱悶之極,又不敢表露出來,在年輕人這一席上也隻得稍安勿躁,端著一貫和煦疏朗的笑容,不時與何子岑和阿西說話,偶爾與陶雨濃喝上一杯。

他瞧不慣陶家的出身,卻又不得不敷衍應對,麵對其他人的熟稔與隨意,便顯得格格不入,連笑容便僵硬了幾分。

何子岩生怕失儀,隻得趁著不勝酒力出來更衣。立在階前斑駁的樹影下,何子岩命宮婢去取杯薄荷茶給自己醒酒。瞅瞅無人注意,悄然喚了自己的心腹內侍過來,要他連夜將消息遞給謝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