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暢談(2 / 2)

千萬句的疑問滯留在心底,堵得何子岱無法呼吸,他透過麵前翩然的女子身影,想要尋找她前世的痕跡,卻不曉得她是否將兩世的恩怨也重疊在了一起。

陶灼華卻不曉得何子岱也起了思忖之心,她一心一意想要促成仁壽皇帝對李隆壽的信任。家仇國恨交織在李隆壽的心頭,前番蘇梓琴的來信裏寫得清清楚楚,李隆壽有意與仁壽皇帝聯手,共同對付瑞安。

蘇梓琴請陶灼華在合適的時機向仁壽皇帝轉達李隆壽的誠意,大家共同締造一個海晏河清的天下。

借著此次青龍與朱雀的現世,陶灼華婉轉表達了李隆壽的心願,向仁壽皇帝說道:“我與大裕新皇李隆壽曾有過幾麵之緣,那是位仁善之君。便是他的皇後蘇梓琴,也與瑞安勢同水火。如何取舍,都在陛下您一念之間。還有句話要轉告陛下,波斯新皇阿裏木對早對瑞安恨之入骨,他亦有意與李隆壽結盟,助他重新奪回李家政權。”

仁壽皇帝知道得越多,心間便越如同吃了隻蒼蠅般惡心。從前隻做瑞安對他一見傾心,他還對不能許以她後位而心存遺憾。及至後來兩人恩斷意絕,在數次與大裕的交鋒中,仁壽皇帝並未趕緊殺絕。

聽陶灼華這麼一說,瑞安的野心是囊括整個天下,那麼她接近自己根本便是別有居心。幸好大阮後宮裏不曾娶回這麼一位野心勃勃的皇後,不然大阮也要被她鬧個天翻地覆。

仁壽皇帝靜靜思忖間,向陶灼華認真說道:“李隆壽的誠意,朕並不懷疑。至於兩下如何結盟,朕還須好生想想。至於景泰帝含冤抱屈離世,你提到的那位劉才人更是位奇女子,他們二人的骨肉,朕必定會好生保全。”

陶灼華要的便是這句話,她衝仁壽皇帝深深一拜,由衷說道:“陛下您宅心仁厚,真是天下萬民之福。灼華隻是一介女流,從無多大的野心,我隻是衷心企盼著天下間兵戈不起,萬民能夠靜享太平。”

大愛無僵,貌似毫無野心的念頭,更是一個人的至情至性。仁壽皇帝瞧著陶灼華目光淡然的雙眸,心間再次為她毫無雕琢的話語動容。

德妃娘娘屏退了眾人,手裏握著書卷守在外頭,不過偶爾讀了一兩行,注意力全在那兩扇闔得嚴嚴實實的黃花梨雕花上頭。

耳聽得身後多寶閣上頭沙漏聲聲,光陰不覺悄然從指縫間溜走,眨眼便是一個時辰過去,留在暖閣裏的四個人竟還毫無動靜,不曉得在說些什麼。

隻怕裏頭說得口幹舌燥,德妃方命綺羅泡了壺大紅袍,想要扣動門扉,隻聽得裏頭珠簾叮咚的聲音碎碎響起,緊接著便是兩扇大門徐徐敞開,何氏兄弟伴著陶灼華從裏頭走出。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