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細數(2 / 2)

守著兩個兒子還在眼前,仁壽皇帝不好十分寬解,心中的惻隱卻更濃烈。

他拍著德妃娘娘的肩膀,指著何子岑道:“朕的好兒子,難道朕不心疼?你放心,朕必定還你和兒子一個公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該相信你的好兒子經曆了此番大風大浪,往後更能一帆風順。”

若是拿平安與富貴讓德妃娘娘挑選,她自然希望兒子一生順遂,奈何生在帝王家,偏又少不了這些打打殺殺。她含淚笑道:“臣妾隻是情之所至,有些身不由己。陛下說得對,子岑是塊璞玉,還須您這位做父皇的好生打磨。”

兩個兒子都在眼前,仁壽皇帝心裏的疑慮卻一直未曾出口,此時方對著何子岑道:“如今有驚無險,他也平安歸京。你們誰來說一說,當日趕來援手的那些人是怎麼回事?”

待要和盤托出,便會牽動陶灼華浮出水麵。待要不說,兩兄弟誰也沒有能力調動波斯與大裕的高手。兩人微微沉吟間,竟然一時無法開口。

珠簾輕輕一挑,卻是錦綾端著個雙耳紫砂缽進來添菜,竹蓀燉的老鴨熬了一下午的功夫,此時濃香四溢,陣陣沁人心脾。

錦綾輕輕福身,衝仁壽皇帝與德妃行禮,低聲回稟道:“陛下、娘娘,灼華郡主求見,說是隻為當日鷹嘴澗一事,有些話想說。”

解鈴還須係鈴人,仁壽皇帝早便懷疑兩兄弟的背後另有其人,一直樂見其成,此時這小丫頭主動跳了出來,到也在他意料之中。

他接了綺羅遞來的竹蓀老鴨湯,美美地啜飲了一口,瞧著臉色有些凝滯的母子三人,深知她們也略略知情,便微微笑道:“天寒霜重,叫她進來說話。”

九月的夜裏已然有了霜花,陶灼華在外頭除去了披風,又祛了身上的寒氣,這才挑了簾子進來,衝著仁壽皇帝等幾人盈盈下拜。

“灼華郡主,你說是為著鷹嘴澗一事有些話說,不知道想告訴朕什麼?”望著下頭白衣姍然,一身清素若雪的女孩子,仁壽皇帝忽然對她充滿了好奇。

昔年瑞安以為隨手丟來的是根雞肋,由著陶灼華在大阮自生自滅,大約想不到這女孩子能在朝中翻雲覆雨,攪動幾個國家的風雲。

陶灼華玉簪白的挑絲金線裙在瑩瑩華燭下閃著淡淡珠光,顯得平靜從容,便如清風明月一般恬淡。她半垂臻首,向仁壽皇帝輕輕說道:“陛下,此事說來話長,要自大裕景泰皇帝尚且在位時說起。”

沒敢貿然去禦書房求見,陶灼華選在長寧宮裏與仁壽皇帝說話。

劉才人與青龍等人落戶在大阮,若不能尋得仁壽皇帝的庇佑,陶灼華早晚寢食難安。借著這次青龍與朱雀的現身,她也該好生與仁壽皇帝細數一下從前。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