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中元(1 / 2)

夜風泠然,初七的彎月清清淺淺。

陶灼華伴著德妃娘娘行了一程,兩人在蕪廊邊的花牆邊分手,德妃娘娘屏退了身邊的宮人,拉著她的衣袖幾番欲言又止,終是悄然說道:“往後萬不可如此出頭,謝家根深蒂固,你還須處處小心。”

連從前的皇後娘娘都能扳動,德妃如今對謝貴妃充滿了忌憚。她眼望著與先皇後眉眼依稀相似的女孩兒,忽然有種深深的恐慌,生怕這霽月皎皎的小人兒也被謝貴妃所害,忍不住將她輕輕攬在懷裏。

七月的夜風撫動陶灼華身上的輕羅小衣,她一雙美目顧盼間熠熠生輝,亮若星辰,並沒有絲毫的懼怕,而是衝德妃娘娘深深斂禮道:“多謝娘娘提點,隻是敵我已分,該來的總歸要來,灼華不懼什麼暴雨傾盆。

德妃一時無言,不曉得陶灼華究竟悟出了多少玄機。她這番話是僅僅意指今日乞巧節謝貴妃的盛氣淩人,亦或影射著何子岑與何子岩的二虎相爭?

對方既肯表明態度,德妃自然喜歡身邊多一個同盟,她輕輕拍著陶灼華的手道:“好孩子,你的心意本宮知曉了。天色不早,快些回去歇息。”

各懷著心思從花牆邊離開,德妃眼望陶灼華的背影五味陳雜。想著宮中終歸沒有個可以商量的人,德妃吩咐綺羅明日一早便往清平候府遞話,要宣自己的親妹妹入宮,議一議何子岑的終身大事。

幾番清雨微寒,乞巧節的腳步還未走遠,又是中元節的日子漸漸臨近。

被和子送去陶府的忍冬終日被綁在柴房,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斃。她每每想到勾欄間的齷齪不堪,更是打定了主意不入那個火坑。

從送飯的小丫頭口中打聽到,中元節這日陶府要替陶婉如做一場法事,夜間送完紙錢便會早早關門閉戶,她不安份的小腦瓜又開始蠢蠢欲動,想要借機脫身。

尋常人家中元節這一夜裏都會十分忌諱,鮮少有人在府中走動,隻怕衝撞了循著時機出來覓食的鬼魂。平時陶府戒備森嚴,忍冬幾番欲逃都無法可想,如今想著這一夜大約便是自己最後的機會,忍冬早早便開始謀劃。

從前隨著兄長學過幾手三腳貓的功夫,忍冬一直藏而不露,她想著隻要繞開外頭守門的家仆,隻對付個送飯的小丫頭必定綽綽有餘,便打定了主意默默等待時機。平時依舊裝著循規蹈矩,一幅老實認命的樣子,還偶爾與送飯的小丫頭說上幾句話,叫她漸漸放鬆警惕。

苦盼了幾日,忍冬終於盼得中元節到來。因著柴房離得前院遙遠,她聽不清前頭的動靜,隻能借著一線門縫中往外張望,自然什麼都瞧不清楚,隻得重重歎了口氣,盼著送飯的小丫頭快些到來。

天將擦黑時,忍冬支著耳朵細聽,好不容易聽到前院有隱約的木魚和誦經聲傳來,想是那場法事剛剛開始。小丫頭大約也敬畏鬼神,生怕黑天走夜路,便提早來給忍冬送飯,先替她解開臂上的棕繩,再將食盒提到她的麵前。

“你今日快些吃,吃完了我好早早將柴房上鎖,省得外頭烏漆麻黑的要嚇死人的模樣”,小丫頭絮絮叨叨說著,將筷子遞到忍冬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