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上元(1 / 2)

何子岱那時不喜歡陶灼華,隻是覺得何子岑對她太過寵愛,無非為著她那張傾城傾國的臉。聽得何子岕無心之失拿著楊貴妃與陶灼華比喻,他反而有些痛快。

後頭瞧著陶灼華為何子岑苦守四十年,他心酸之餘又替兄長覺得寬慰。時常躲在墓碑後頭聽著陶灼華喃喃自語,從她斷斷續續的敘述間,何子岱對兄長與陶灼華的愛情漸漸有了新的了解。

何子岑殉國的消息輾轉傳來時,何子岱並沒有告訴陶灼華那些細枝末節,免得給她本就弱不禁風的身子再壓上最後一根稻草。

兩兄弟當年一習文一習舞,何子岑從小便是當做太子培養,他的文韜自然在何子岱之上,論武略與功夫卻難及何子岱萬一。

何子岑那夜一把火焚燒了白鷺洲,連同整個青蓮宮都成為一片火海。眼看城牆搖搖欲墜,他選擇了與士兵同生共死,最後被萬仞穿身。

許是為了籠絡人心,後來何子岱聽說大裕皇帝李隆壽竟命人收殮了何子岑的屍身,還將他葬入大阮皇陵,算是給了他一代君王最後的體麵。

伴著日子漸漸流逝,最初的悲痛已然過去,何子岱開始認真回想當日的點點滴滴。這些年冷眼看來,陶灼華對何子岑一往情深,她腹中又懷著他的孩子,顯見得並不是瑞安一黨,如何會做裏應外合的奸人?

雖然當時所有的證據都指向經由陶灼華之手流出的布防圖,何子岱還是下決心要認真追查當日的蛛絲馬跡。他一個人悄然潛回昔日大阮的都城,一處一處查看被大裕攻破的地方,越來越對當年的舊事有了懷疑。

大阮皇城淪為大裕的一座城池,派過來的官員碌碌無為,何子岱幾探昔年的皇宮,都尋不到直接的證據,便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瑞安身上,想要經由她來牽出當年那一戰的真相。

何子岱在大裕皇城待了幾個月的時間,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依舊讓他始料不及。李隆壽這個大裕的皇帝好似隻是傀儡,瑞安長公主一直身負監國之名,下發的聖旨十有**蓋的是瑞安長公主的私印,到好似將大裕的傳國玉璽束之高閣。

連著幾次想潛入大裕深宮一探究竟,奈何皇宮大內宛如銅牆鐵壁,何子岱次次無功無返,終於息了這個心思。

最後一次夜探長公主府,何子岱意外發現了六皇妹何子嵐的身影。當年國破家亡時,何子岑曉得這位六皇妹被瑞安免去了公主之尊,重新封了個郡主,吃著固定的俸祿安穩渡日。

長姐至善公主不受瑞安的封賞,甘心成了一位庶民,何子嵐是兄弟姊妹裏頭唯一一個靠著瑞安的庇佑來過日子的人。

何子岱並不恨她,說起來也不能去怪何子嵐的骨頭不夠硬,當年仁壽皇帝對她不曾有過舔犢之情,她又何必替仁壽皇帝與大阮維持體麵。隻不過何子岱一直以為她好端端留在了大阮舊都,不承想竟在芙蓉洲裏發現了她的身影。

幾年未見,那時的何子嵐似乎更加漂亮,變得令何子岱有些認不出來。她身量高挑,眉心貼著枚梅花佃,一襲極亮眼的紫衣燦若綺霞,行走間窈窕多姿。立在進芙蓉洲的畫坊之上,被風吹動身上衣衫,若畫中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