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岑麵上是一貫的溫煦宜人,如清風明月。他微微抬手衝葉蓁蓁做了個虛扶的姿勢,柔和地笑道:“嘉柔郡主客氣,不過是舉手之勞。早知郡主也喜這梅花,方才便多折幾枝了。”
德妃娘娘身邊的宮人取了隻繪有踏雪尋梅的綠玉梅瓶送給葉蓁蓁,葉蓁蓁便從高幾上紅色的琺琅花斛裏抽了三五枝綠萼,插成小小的一瓶,歡歡喜喜再向德妃娘娘道謝,這才告辭出宮。
想見何子岑的心願已然達成,不想竟意外分得何子岑親手折下的梅花。嗅著瓶中淡雅高潔的香氣,葉蓁蓁心頭有片片喜悅湧起。德妃娘娘對自己的友好,便會是她與何子岑良好的開端吧?葉蓁蓁雙頰如火,如暈了瓣瓣桃花。
她命清梨好生捧著梅花,先送回長春宮自己的寢殿,就好生擱在炕桌上不許旁人去碰,又去幾位份位較高的妃嬪那裏略略應個景兒,便急匆匆折回長春宮。
謝貴妃瞧著她眉角璨璨,臉上似是桃蕊初綻,比往日添了那麼一分嬌豔,不覺心內詫異。幾番言語試探,葉蓁蓁隻是巧笑嫣然,雖然不曾吐露,卻比往日活潑與嬌俏許多,像一朵繁花初初綻放,開始吐露芬芳。
做為過來人,謝貴妃難免去猜忌葉蓁蓁的心事。見小姑娘不說,她便不往下追問,過後悄悄遣了心腹去仔細打探。
初時滿懷著惻隱之心收留葉蓁蓁,謝貴妃不過念著亡友的舊情,到沒有旁的居心。如今想要為自己日後謀求皇太後的高位,保住一世榮華富貴,這小姑娘身後隱藏的勢力牽一發而動全身,便不由她不仔細留心。
謝貴妃這裏費心思量,德妃娘娘午後送了兩個兒子出宮,心思也是百轉千回。
知子莫若母,德妃娘娘曉得何子岑並未往葉蓁蓁身上留心。她今日以綠萼試探葉蓁蓁,看那小姑娘歡喜的樣子,隻怕對何子岑到有幾分癡心。
過了這個年,何子岑便往十三歲上數,公候王孫之家這個年紀定親的不在少數。德妃娘娘臥在榻上冥思苦想,是該先與兒子交交底,征得兒子的同意,還是該直接尋個好時機求了仁壽皇帝指婚?
翻來覆去想不明白,到是綺羅隔著帳子輕輕稟報道:“娘娘,青蓮宮的娟娘送回了出宮的對牌,還有灼華郡主帶給您的禮物。”
想到另一個眉目如秋波墨畫般、宛若不食人間煙火的小姑娘,德妃娘娘又是悠悠一歎。已然見過了多次,陶灼華素日的不卑不亢與葉蓁蓁今日的曲意逢迎相較,她其實更喜歡前者。
一塊質樸古拙的老班章是陶灼華送來,德妃娘娘瞧著綺羅將茶撬開,取了一小塊洗過再拿沸水泡開,氤氳的熱氣悄然浮起,思緒更隨著渺渺。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