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蓁蓁不記得那日她是如何跌跌撞撞回到長春宮中,哭過一場之後,再從菱花鏡中瞧見自己因為憤怒而扭曲的麵龐依然那樣嬌美,她絕不肯就此認輸。
連著跟蹤了何子岑幾次,果然見他的目光時時圍著青蓮宮流連,葉蓁蓁漸漸證實了自己的判斷。無法去恨何子岑,她便將更多的仇恨加諸在陶灼華身上。
盡管醋意滔天,葉蓁蓁依舊維持著自己溫婉的形象,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敢撕破麵皮。便是恨陶灼華入骨,也不露出一絲端倪,宛如依然與她是至交好友。
一路想著一路回到長春宮,葉蓁蓁捏在手間的帕子已然被她揉成亂糟糟一團。她先給謝貴妃請了安,才回自己寢宮去換衣裳,順帶將從家裏帶來的東西收拾一番,隨意撿了對甜白瓷浮凸折枝海棠的六棱花瓶準備送給陶灼華。
貼身丫頭清梨悄悄走過來,在她耳邊低語了幾句,葉蓁蓁眉間便寫著絲不易察覺的雀躍。她靜靜想了想,便再回謝貴妃麵前陪著說了會兒閑話,將叔叔與嬸娘送給謝貴妃的禮物呈上。
葉蓁蓁溫良與謝貴妃說道:“娘娘,蓁蓁今次出宮十餘日,今日既然回來,便該去各宮裏請個安。失些禮儀事小,隻莫叫她們覺得蓁蓁隨在貴妃娘娘身邊,便好似眼裏再沒旁人,平白給娘娘添亂。”
大年節下,葉蓁蓁這話原也在理,謝貴妃聽她想得周全,暖暖笑道:“你這孩子總是這般貼心,既是如此,那便早去早歸,本宮等著你回來用膳。”
葉蓁蓁含笑應允著告辭出來,先去給仁壽皇帝拜了年,便徑直從乾清宮穿花牆間的小徑,打算出禦花園的東門,往長寧宮給德妃娘娘請安。
方才清梨在她耳邊悄悄低語,道是何子岑並未出宮,而是在禦花園裏給德妃娘娘折梅插瓶。機會難得,葉蓁蓁豈肯放過?便循著何子岑的腳步一路尋來。
長寧宮中其樂融融,德妃娘娘正與兩個兒子籠著火盆閑話,欣賞何子岑剛剛折回的綠萼。何子岱手裏抓著把蛇膽瓜子,明明吃得開懷,卻邊吃邊抱怨道:“這是個什麼味兒?甜不甜苦不苦,母妃從哪裏弄的這些瓜子兒?”
德妃娘娘笑道:“這是青蓮宮裏娟娘自己炒製的東西,因著這蛇膽瓜子明目,母妃又特意問她要了一袋。既是不愛吃,便換旁的東西,又沒有苦苦逼你。”
何子岑抬眸望了何子岱一眼,隻管悶聲扔了塊剛剝的橙皮放進火盆裏,拿火鉗子撥拉著還未燃盡的銀絲霜炭,也抓了一把瓜子拿在手中。
葉蓁蓁一路行來,未能與何子岑偶遇,心裏萬分遺憾,便隻好稱做給德妃娘娘拜年,請長寧宮守門的宮婢待為通傳。
在坐的都是舊識,德妃娘娘命人請了她進來,也不讓兩個兒子回避,隻含笑命綺羅端茶擺果碟,顯得極為熱忱。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