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雲深(2 / 2)

娟娘無可奈何,隻得應允道:“娟娘也曉得此舉不妥,無奈急病亂投醫。大人既是如此說,我到聽驛館的婢子說起,離著此地不遠便有座藥王廟,明日我與茯苓去廟裏替小姐拜一拜。若是小姐願意同去,自然顯得她心誠,佛菩薩庇佑更深,還請大人您允準。”

蘇世賢淺淺蹙眉,對娟娘的提意顯然不大讚同。娟娘微微斂禮道:“大人,想去藥王廟進香,其實是小姐的意思。您也知道,小姐嘴上雖然決絕,實則是傷透了心。若能出去散散,對她隻有好處。”

拿著陶灼華李代桃僵,本是蘇世賢虧欠在先。聽得娟娘屢屢將此事搬出,蘇世賢不願在小事上再生枝節,隻得傳了驛館的婢子,詳細問了一問。

那婢子實話實說,藥王廟依山伴水,便修在離著驛館不足兩裏地的雲台山下,平日香火不旺,顯得極為僻靜。廟裏老和尚一年有大半年在外雲遊,平時隻有兩個沙彌長駐。隻因災病年間廟中拿藥草舍人,積了不少人緣,在當地口碑極好。

蘇世賢待要反對,也尋不出什麼理由,便取一枚二十兩的銀錠遞給娟娘替陶灼華做功德,再要娟娘囑托陶灼華多添些衣物,上了香之後務必早去早回。

娟娘痛快地應下,卻將銀錢推辭不受,笑道:“小姐自有銀錢傍身,便不勞大人費心。”回來收拾了素香供品、香油紙燭,第二日便與陶灼華和茯苓乘坐一輛馬車去藥王廟進香。

佛菩薩麵前最須心誠,三人都是素服常衣,到了山腳下便命馬車駐足,將幾個侍衛都留在山腳處,相攜著沿著草間的石階往上行去。

行不過三五十階,藥王廟金漆脫落的門匾便呈現在眼前。山門雖然破敗,前頭的小空場卻清掃得纖塵不染。一側的菜園裏結著倭瓜、佛手之類的蔬菜,有位小沙彌正弓著腰澆水,望見有人上山,微微詫異間很快便恢複了常態,立在一旁合什相迎,引領著三人進了山門。

寺小僧少,藥王廟香火果然不旺盛,正中央塑的藥王菩薩身上也有幾處斑駁的地方,卻不影響一幅慈眉善目的模樣。廟裏另有個小沙彌在灑掃庭院,見了三人不慌不忙闔掌斂禮,再將三人引領到大殿前。

陶灼華亦雙手合十回了他一禮,再命茯苓捐過香油錢,自去供桌上拈了三柱香拜過藥王菩薩,這才進了寮房裏歇腳。

後頭的小沙彌奉上茶來,便極為規矩地退到一旁,並不多言多語。

陶灼華細細問起他的師傅,小沙彌朗朗答道:“您來得不巧,師傅采藥去了,少則三五日,多則半月二十天,並無個定數。”

意料之中的答案,原也不指望一次便能見著正主。陶灼華隻是合掌微笑,眼中閃過輕湖瀲灩的波光,讓小沙彌心間突突一沉,將目光投向幽幽的山澗。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