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痛斥(1 / 2)

不大的庭院裏落滿了桐花,一片一片,那萎謝的殘紅,分明帶著時光的痕跡。

陶灼華一腳跨進院門,鬆開了搭著茯苓的手,立在正中落滿桐花的紅磚甬道上。在霜華的映襯之下,那神情冷靜而瑰豔,竟好似渾身充滿了殺氣。

陶灼華手指娟娘,一句一句地問道:“大人,深夜傳喚我身邊的人,幾句不合還要對她動手,這是為得哪般?”

前世裏冠寵後宮,陶灼華聖眷優渥,行事間自然帶了些睥睨天下的神情。此刻她眼神森然,帶著往日不曾有的戾氣,竟有著蘇世賢無法相信的高貴與尊榮。

這樣一個女孩子尚未及笄,眸子一如月華般澄澈冰涼,森然立在蘇世賢麵前,讓他一陣恍惚,感覺仿佛從來不認識這樣的女兒。

驛館裏明明是小橋流水裏的淡煙暮靄,仿著蘇式園林建築的風景如畫,遠遠近近的燈籠隨風搖曳,朱紅的穗頭鋪沉著煙波流水的畫卷,是一片無邊的靜謐。

這一片靜謐被到似是生生被利刃劃開,讓人瞧不見的硝煙彌漫。一樹怒放的桐花大多開敗,更像是香謝殘紅,再多的謊言終歸要落幕。

陶灼華立在一地桐花鋪沉的紅磚小路上,清素的衣衫寥落恰如一抹嫋嫋白煙。她輕輕向蘇世賢福了一福,便挽了娟娘的臂膀與她並肩而立。

蘇世賢再眨眨眼,陶灼華好似又回到從前,還是那般的恬柔寡淡。

他定睛望過去,小女孩兒亭亭而立,除卻眼中格外沉靜,並沒有方才那般的壓迫感,到暗忖自己果然做賊心虛,便毫無底氣地將脊背挺了一挺。

瞧陶灼華的陣勢,分明是方才已經立在了院門外。她既是深夜趕來護人,自己與娟娘那番對話大約讓她聽了大半,蘇世賢索性今夜便將謎底攤開。他開口喚了句“灼華”,心思卻如星移鬥轉,想著要如何跟她周旋。

月色下女孩子的笑容綺麗精致,頗有些華彩灼目。她朗聲說道:“蘇大人,方才您與娟娘的對話我聽了個下音,隻覺得替您可悲可歎。當年兩榜出身的堂堂探花郎、如今朝中赫赫有名的禦史大夫,到了今時今日,卻沒有一句實話。”

蘇世賢有心開口,陶灼華不待他分辨,又脆聲說道:“難不成娟姨哪一句話說錯了?外頭現隨著禮部的官員,大人可願和我一同去問一問,此行有沒有將灼華留下做為質子的打算?你們帶的那些個金銀珠寶不為求和又是為得什麼?”

月色下陶灼華精致的眉眼倏然凝聚了一層薄霜,她再踏前一步,字字清晰地說道:“蘇大人,你們盡管藏著掖著,兩國想要交好是真,大裕戰敗求和也是不爭的事實。您舍不得與親生女兒分離,這才想出李代桃僵的主意。娟娘方才說您心間好算計,灼華定是自愧不如。”

果然是曉得了要送她去大阮的真實意圖,蘇世賢看得出女孩子眉言間的激憤。他心念電轉間,柔聲喚了句灼華,頗有些為難地說道:“父親進退兩難,這幾日正在躊躇是否還有轉圜的餘地,又如何向你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