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宮闈(2 / 2)

轎身寬大,兩個小姑娘坐在裏頭尚有餘暇,費嬤嬤伴著走在一旁,琥珀和茯苓兩個走在最後。穿過幾株爛漫的金銀花樹,往尚宮局的後門去,顯然熟門熟路。

尚宮局的崔尚宮正在指點著司針房的宮人設計冬日的衣裙,特意吩咐將腰收一收,莫要顯得臃腫。聞得公主府來人,眉開眼笑地迎了出去。

不及與費嬤嬤寒暄,崔尚宮便先瞧見了一身綺羅玉錦衣、垂髫刷翠的蘇梓琴,忙俯身請安,臉上笑得能抹出蜜來:“怪到今日一早便有隻喜鵲立在奴婢院裏那株老梅的樹梢,原來是郡主要來,快往裏麵請。”

身邊幾個宮人雖然忙碌,到也有條不紊,有的忙著鋪設新坐褥,有的忙著沏茶,一個個小心逢迎。崔尚宮支使人開了一隻新鮮的無籽西瓜,切成小塊端了上來,她親自捧到蘇梓琴麵前,殷勤地請她嚐嚐,這才趕著問她的來意。

蘇梓琴便一指被崔尚宮自動忽略的陶灼華,盈盈淺笑道:“我姐姐才剛過府,她喜歡素淨些的東西,府裏給她預備的都太過鮮豔。因此母親便使我來,麻煩尚宮大人替她製幾件衣裳,再打兩件首飾。”

再指著裝在匣子裏的幾朵珠花,蘇梓琴嬌俏俏道:“這裏春日裏盤的那幾朵珠花,樣子早便不新鮮,煩請大尚宮找司珍坊的人重新盤盤。”

春日裏新製的珠花依然璀璨,崔尚宮瞅著那華美端芳、毫無瑕疵的首飾,唯有喟然輕歎。她打發人趕緊送去司珍坊,此時才顧得上抬眸去瞧陶灼華。

陶灼華與蘇梓琴兩人一個鵝蛋臉圓潤細膩,一個瓜子臉清秀怡然,並無半分相像,若說是親姐妹,實在有些牽強附會。

宮裏的老人都曉得蘇世賢的過往,崔尚宮明白大約這位便是蘇世賢前妻遺留的孤女,如今看似飛上枝頭變鳳凰,實側泥沼深陷不能自拔。

她聰明地不往下問,隻含笑向陶灼華欠了欠身子,算是見禮。

敷衍之色盡在眼底,陶灼華曉得宮裏人慣會捧高踩低,懶得與奴才計較。她本就不在意什麼衣裳首飾,接了蘇梓琴遞來的碟子吃了兩片西瓜,再由著司針房的人量了尺寸,蘇梓琴便拖著她起身。

想是記掛著前日長公主說的兩盒茶葉,急著去尋李隆壽。這一刻,陶灼華到有些羨慕蘇梓琴的好福氣。這倆孩子才算得真正的青梅竹馬。若她記得不錯,景泰帝沒有活過明年夏天,李隆壽即位伊始,便早早將蘇梓琴立為皇後。

前世雖未進過大裕皇宮,陶灼華卻曾見了李隆壽一麵。

那時她被何子岑救出,又托付給何子岱。何子岱心間有氣,任她一再撇清自己與長公主根本勢同水火,並不是這一役的內鬼,何子岱依然將她送回青州府,並扔在長公主府門口,被府裏侍衛帶入芙蓉洲。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