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宋江心思細密,性格沉穩,聽罷了何言的敘述,也被這一連串的消息震得頭昏眼花,臉色大變。
隻是一年多的時間,從小一起長大的二哥忽然跟了旁姓,這讓宋江難以接受。
何言看出宋江心亂如麻,寬解道:“三郎你不必擔心,改姓之後,驚海的變化並不大。平時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開始時我們還取笑過他,他自己倒是無所謂的樣子。”
宋江心頭仍不平靜。怎麼可能會無所謂?從懂事時起,兄弟幾個的頭腦中便被灌輸了要複興宋家的重任,如今長大成人了,即將一展驥足了,忽然被告知這事和你無關了,這是何等的殘忍!
宋江攥著雙拳,身軀微微顫抖,卻聽見何言再幽幽歎道:“其實,說真心話,大家私底下還挺羨慕驚海的。這可是寧王世子啊!要不是他原本就和寧王妃、和姚立軒關係親密,無人能比,印州上下誰不想取而代之。”
宋江感覺得出,何言這番話是肺腑之言。
本代寧王年老無子,百年之後,寧王的位置肯定會由姚驚海來坐。這可是三大藩王之首,有可能問鼎至尊的寶座!甭管姚驚海的血脈是不是姚家的嫡係,隻要入了族譜,於禮於法他就有這個權利!而且隻要姚驚海確保他的繼承人是“宋”立軒所出的嫡子,就算是最堅持血脈純正的宗正也不會有任何的反對意見。
事實上,利用婚姻關係拉攏盟友這套操作,做得最多的就是當年的姚字世家了。大虞代齊之時,與姚家一同起兵的七大家族,其中可是有六個,是姚家三代以上的姻親!
姚家對待與其聯姻的家族,是極力拉攏的。可以預見,無論是宋家,還是姚驚海本人,在這場婚姻中都將受益匪淺,甚至連遠在雲州的宋江本人,都能沾一下光。
不過,宋江越想心中越不是滋味,連著嚅囁了幾聲“可是”,終於把一腔的憤懣,化作了一聲長歎。
其實以宋江的才智,他自己已經想明白了,這是父親宋知鑒在嫡子中作出了選擇,他選了大哥宋驚濤作為接班人,然後毅然決然地將不穩定因素宋驚海排出宋家之外,不給他留一點念想。
宋江分得清其中的利害。這樣的做法,把宋家分裂的隱患完全消除,對宋驚海本人也是利大於弊,隻是在感情上,宋江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同時,宋江也明白了為什麼這麼大的事情,一直要瞞著他。如果不是木已成舟,而是提前知道這件事情的話,宋江清楚自己是真的會放下一切,返回印州表達反對事的。
大哥二哥的嗣子之爭,差距隻在毫厘之間。若是作為老三的宋江明確表示支持二哥宋驚海,有相當大的可能造成兩人的力量失衡,到時候父親宋知鑒想要再作取舍,可就要麻煩許多了。
見宋江神色漸漸平緩,何言再拍拍他的肩膀,說道:“三郎,反正此事已成定局,你多想也並無益處,還不如看開點。我先去招呼別人了,你自己好好地,吃吃喝喝,這樣我回頭告訴驚海,他也能少些擔心。你不知道,出發之前,驚海特意找到我,要何家多照顧你一點。他還怕你在南方住不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