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老相傳,自女媧娘娘以泥土造出我們人類之後,大地上就有了各色各樣的生靈,萬物之靈。為了避免不同的人相雷同,女媧娘娘又把每個人造得各具特性,有人美貌,有人醜陋,有人聰明,有人愚蠢。然而,不管一個人具有怎樣的優點,他同時也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同樣,不管他具有怎樣的缺點,隻要你仔細地觀察,都能夠從他身上找出很多很多的優點。這就是世上最難確定最為麻煩的界限,也就是人類常常忽視從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的一個重要根源。
這就是傳說中的公平。
上天本意是要我們生而公平,可是人類自己人為地為自己劃分等級,隨之而來的就是奴役,壓迫,饑餓,侵略,戰爭。但是,最讓女媧娘娘後悔的是她造出了完全相對立的兩種性格:善良和凶惡。這當然不是她的本意,可是這畢竟是因她而起的。於是她努力尋找補救措施,便有了邪不勝正的公律。
在江湖上一直流傳著一個神秘的說法,有一個山穀,名為無憂穀,穀裏住著許多普通的百姓,他們相親相愛,勤勞樸實,從來不知道戰爭為何物,更不懂饑餓是什麼。因為他們總是相互幫助,相互接濟,年年風調雨順,歲歲五穀豐登。這裏沒有貪婪,沒有欺騙,沒有偷盜搶劫,沒有殺人放火,沒有罪惡。
這是一個人間仙境!傳說中,這座仙境就是上蒼留給人類的最後一片樂土!
而這塊樂土,就由一位盲女統治著,或許不應該說是統治,因為據說穀裏的人都喜歡說是由尊敬的“盲女”領導著、守護著。所有穀裏的人都對這位盲女尊敬異常,奉若神明。
“盲女”的名字沒有人知道。但是在下流社會裏作為神話流傳著,無須名字。
時值“安史之亂”初起,唐軍節節敗退,唐朝廷被迫遷移出長安。天下紛亂,戰火連年,餓殍遍野,所有村舍十室九空,良田拋荒,亂草蔽徑。昔日雞犬相聞,如今悄然無息,隻剩枯蟲哀鳴,卻更顯荒涼氣息;昔日商旅往來如織的官道上,舉目數裏不見人影,車轍新新,卻是戰馬輜重之痕。
此次戰亂乃是大唐王朝由盛世到衰落的轉折點。久承太平的百姓們尚未來得及作出反應,這場災禍卻已經降臨到頭頂。戰火蔓延,將數代大唐治下(包括武周王朝)共計百餘年積累下來的財富損耗殆盡。當人們一覺醒來之時,已經發現自己由天堂步入了地獄。
太行山東麵三百裏外官道上,在一處山路拐角處擠滿了拉孤攜老的人群,哭聲震天,哀求之聲,凶神惡煞般的士兵正在行那禽獸之徑。
遠遠地,一名挺拔的藍衫青年緩步走來,他相貌很普通,臉色黝黑,高顴骨,四方臉,淡眉毛,身材也不是很高大,典型的江南青年。他衣著很樸素,天藍色的長衫用一條腰帶束著,襯托出他身子的挺拔和性格的正直。頭發梳理得整齊,用白色鑲金綢緞結起,使人看著很是精神。他眼睛裏暗含著一種淡淡的憂愁,使見過他的人或許記不住他的長相,但決不會忘記他的眼睛。
他快步而行,狀若沉思,但是三裏多的路程,他轉眼便已越過——這已經不能用“走”,連“跑”都不能用,隻能用“飛”!
一道藍影飄忽而過,二十多名訓練有素的士兵連慘呼都來不及,幾乎同一時刻,隻感到脖子一涼,二十多道血箭自喉嚨處噴射而出,一陣“當當朗朗”金石落地聲,身披鐵甲的軀體紛紛墜地。
驚慌失措的人群回過神來時,那道藍影早已消失在視野之外,遠處飄來一個聲音:“各位盡管往前走去,大家到太行山彙合,不久將有人前來接應。”
這隻是一群安祿山叛軍的戰利品,是忠於大唐的地方官吏和軍中將領的家眷,叛軍剛剛攻下太行山一帶的幾個城鎮,先行部隊已經趕往前方參加攻城略地,隻剩下分批押送這些家眷的數百名士兵隨後。叛軍一路南下,現在已經攻到東都洛陽,而且聽聞奉命組織兵力守衛東都的封常清因輕敵之故已然慘敗逃走,東都淪陷隻在朝夕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