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3)

醜閨女也有春天

武周年間,在河北道定州義豐縣小扈村,有一戶姓方的農戶,村裏人習慣喊這家男人方老黑,喊他老婆方阿娘。方老黑和方阿娘勞作了一輩子,這些年來田地收成不差,攢下了不少家底,到證聖元年,兩口子操心的事情,就隻剩下女兒的婚事了。

方老黑和方阿娘總共生了三個女兒。這一年,大女兒方阿塗十六歲,二女兒方阿拾十五歲,三女兒方阿妙十四歲,響應國家鼓勵早婚早育的號召,都已經順順當當地到了可以出閣的年紀了。

從年前開始,方老黑和方阿娘就開始對三個女兒的出嫁形勢做了全麵分析和規劃。唐朝人談婚論嫁,尤其注重門第觀念。在唐代上層貴族中,有著名的“五姓七家”,也就是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這七家山東舊士族,在談婚論嫁時最受人追捧,“崔盧李鄭王”家的女子,在唐朝人眼裏甚至比公主還吃香。

從前這七家人嫁女兒,一般也隻在這七家裏選女婿。為了打破這些山東舊士族的地位特權,建立以李唐皇族為中心的貴族新秩序,初唐時期,天子曾頒布過一道《禁婚令》,“詔後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溫,範陽盧子遷、盧澤、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凡七姓十家,不得自為昏。”要求這七家人不準再內部通婚。驚動天子以法令約束,可見當時眾人對門閥家世何其追捧。

和“五姓七家”相比,方家雖然隻是一個農戶家庭,家世相差十萬八千裏,但同樣也講究“門當戶對”。方家嫁女,最可能的選婿對象,仍是義豐當地的農戶或商家,而在這個範圍內,方老黑認為,自己的三個女兒,都有著絕對的選擇優勢,甚至博一搏鄉紳、小吏之流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方老黑憑什麼這樣有信心?

先看大女兒阿塗。在義豐當地,阿塗早以“美貌和順”聞名,不誇張地說,好幾年了,不知道有多少義豐的男子都在盼著等著她宣布待嫁的這一天,選個好人家?不愁。

再看三女兒阿妙。阿妙年紀雖小,但伶俐聰明,活潑可愛,此外敲算盤敲得特別精,幹活也勤快麻利,那些家裏做生意的,很多都好這一口,也不愁。

至於二女兒阿拾……

憑心而論,與阿塗和阿妙相比,阿拾實在是沒什麼值得誇耀的資本。她雖識文斷字,但長相平庸,好吃懶做,與人交談時,還常常顯得有些愚鈍,一般情況,這種媳婦,許多人家都是避之不及的。

但這個方阿拾,偏偏就是個特例。

起因還要從七年間的一個夏天說起。八歲那年,方阿拾躺在家門口邊流口水邊曬太陽,一個麵相清瘦的中年男子從門前經過,跟她討水喝。方阿拾懶洋洋地舀了瓢井水給他,男子摸了摸她那一頭刺蝟般的頭發,問了她的生辰八字後,拿出了一撥竹簽擺卦。正好賣魚的劉四娘順路經過,他就對她說:“這小娘子,命了不得。她是天生貴夫命,就算是賣油郎娶了她,也是要翻身做貴人的。稀奇,稀奇。”

賣魚劉四娘見識廣,人脈多,一眼就認出這男子,就是當時聲名鵲起的方士——邢和璞。

唐朝人重視門第觀念,更聽信方術之言。李淳風、袁天罡、張果等方士,常常出入宮廷,甚至為天子出謀劃策,因此民間對方士之言深信不疑。經劉四娘之口,不出一個時辰,全義豐的人都知道方老黑家出了個女寶貝,邢和璞的一句話,輕輕巧巧地就把方阿拾拱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