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1 非也非也(1 / 3)

“陳媛,你知道這道題怎麼寫嗎?”周六晚上的自習室裏,薑湄邊說邊翻找一張暗綠色再生紙卷子,印刷的題目和淩亂的演草密密麻麻地排在上麵。“就是周考數學的第16題,最後一道填空題。”

“我跟你說,這道題……”陳媛將試卷折成硬硬的四方形,隻露出題目的部分。她站在桌邊,左手握著卷子,右手中的鉛筆在一旁指指畫畫。

“什麼題?什麼題?”楊炳忽然在薑湄身後冒出,倚仗身高優勢越過身形嬌小的薑湄湊近陳媛手中的試卷。

“起來!”薑湄從楊炳和桌子間擠出,站在陳媛的另一側。

“讓我看一看,好題目是需要共享的。”楊炳一本正經地對著薑湄說,又外加了個手勢。

“周考的題……行了行了,你們別那麼大聲,班主任在講台上呢。”陳媛後退一步,甩開身側的楊炳和薑湄。

“啊……是這道題啊,這道題我會。考試的時候我就在想,肯定會有人卡在這道題上。我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我跟你講吧,薑湄。”楊炳略微壓低了聲音。

“這道題就是卡掉我這種智力低下的人,你找跟你一樣聰明的人講你的簡單方法吧。”薑湄沒好氣地說,她又想起下午的事。

“我不是那個意思,薑湄,你太敏感了吧。這個方法也是我想了好久才想出來的,借鑒了理科數學的方法,很有參考價值的。”

“起來,我不聽。”薑湄把他推開。

“你真的不聽嗎?”楊炳定定地盯著薑湄的雙眼。

“我再也不想和你說話了,你不要耽誤我學習。”

“好,薑湄,我這就走。”說罷,楊炳走回自習室一角的座位上。

“我剛剛又算了一遍,我跟你說,是這樣的……”陳媛仍舊是剛才的姿勢。

放學時八點已過半,薑湄拖著箱子沒走出幾步便被楊炳叫住了。

“薑湄!薑湄……”楊炳悄無聲息地飄蕩到她身邊,如同遊離在黑夜中的暗影。“我再你問最後一句話,你隻需要回答‘會’或者‘不會’。”

薑湄放緩腳步。她想直截了當地走開,再次堅決地表示要與楊炳決裂,可是楊炳鄭重其事的語氣又讓她無法決絕地朝前走,似乎放棄此次對話會成為一個縈繞腦海數載難以忘懷的損失。她最終停下來。“你到底要幹什麼?”

“從現在到高考還有三個月,高考以後你還會再理我嗎?”楊炳幽靈似的說。

“我覺得不會。”

“好的,再見。”他的身影蕩悠悠地消逝在混入明亮路燈燈光的黑色裏。

薑湄呆立在原地,她不知道為什麼會鬼使神差般地說出那句話。可是,如果不說那句話,又有什麼好回答呢?

這裏是高二教學區門前的二級廣場,剛剛自己同他一起從高三教學區的三級廣場走到這裏。再往下走便是一級廣場和校門了。這路線似曾相識,曾經不知道多少次一起走過的路竟通向決絕。那是上一個有桃花開放的春天,還有一個陽光流轉的秋天……如果同一個空間裏有不同時段交疊,那麼這裏……

想到楊炳,薑湄有一種不切實際感。楊炳是那麼地熟悉而又陌生。他從不是以一個人的形象出現在我麵前的,薑湄默然望著一級廣場上,梧桐反射著燈光的潔白枝幹上剛剛長出毛茸茸的青白色新芽。

這真的是了結嗎?隻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話嗎?抑或,這句話是過往種種的最終總結呢?

薑湄不記得自己是如何坐上校門口父親等待多時的汽車,也不記得踏入家門後在敷衍晚飯時如何回應母親的噓寒問暖,她仿佛夢遊一般,在次日出現在班門口。

班門還沒有開,隻有幾個人趴在欄杆邊寫作業或是發呆。初春午後的陽光寡淡得近似烏有,淡淡的光和暖籠罩在露出衣物外的皮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