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西邊則是最有名的阿裏山,日月潭的所在地。
阿裏山海拔隻有兩千多米,比起玉山來說就是小弟弟。
不過阿裏山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所以林木蔥翠茂密,靈植數量不比玉山少多少。
郝誌的東邊是台省的中央山脈。
這條山脈跨度330公裏,加上阿裏山山脈和玉山山脈的話,總寬80公裏以上。
它縱貫全島中央,有“台省屋脊”之稱,將全島分成東小、西大不對稱的兩半,東部地勢陡峻,西部較寬緩,並成為全島各水係的分水嶺。
這條山脈上,海拔高出3千兩百米也有十來座,
等郝誌搜尋完阿裏山和玉山後,就會沿著中央山脈北上,一路到宜藍。
中央山脈南邊靠海的地方是海岸山脈,這條山脈長度150公裏,寬度卻隻有10公裏,山上的山峰基本都在海拔一千米左右,最高山峰1600多米。
要搜尋這麼大的山脈群,如果是普通人,那非得征集數百萬人不可。
就算是超能者,在沒有有效的搜尋手段的情況下,幾萬人也搜不幹淨整條山脈。
但郝誌不同,
搜尋靈植他有靈眼術,這法術隻要一開,所有的靈氣密集點,在他眼裏都一覽無餘。
行動上他有輕身術,再加上他比普通人高出數十倍的體能,行動起來非常快速。
山上的溝溝坎坎,根本無法阻擋他的前進。
有些難度大的地方,他就直接變身,數人寬的巨樹也經不起變身後他的撞擊,三四十米寬的溝渠不夠他一躍。
碰到遊客或者當地人的時候,他就開隱身術避開人群。
所以他每天的搜索行動,就是東西方向百公裏跨度的來回掃蕩,然後慢慢向北方移動。
這樣的運動軌跡雖然會漏掉一些靈獸,但是靈植基本被一網打盡。
這裏因為所有的山脈連片,地勢高起,所以平均海拔自然也不低,從靈氣濃度上看,比五指山要稍高些,但也高得有限。
也得虧是兩邊都是大海,如果是在內陸,這樣的山地形狀,弄不好也就幾個山頭有靈氣。
所以幾天掃下來,靈植數量不算多誇張,除了第一天才剛進山,隻有7萬絲,其他幾天平均得話,每天大概11-12萬絲左右進賬。
進山第四天後,他已經將阿裏山和玉山掃完,中央山脈也被他推進到崎萊連峰。
崎萊山以山勢險峻而聞名,這裏以前發生過多次登山者遇難死亡和失蹤的事件,因此有人稱它為“黑色的崎萊”。
盡管如此,由於這裏怪岩兀立,鬆柏挺拔,朝日晚霞,飛雲流雨,還有澄碧如鏡的崎萊天池點綴其間,景色奇佳,風光無限。
因此,無視危險、不顧艱辛來探訪崎萊山的人還是越來越多。
郝誌推進到這裏後,遇到的探險旅遊的人數就急劇增多。
崎萊山這個位置,山脈的東西跨度就窄了,因為西邊已經變成了鋪裏盆地,東邊的海岸山脈也快到了盡頭。
再往北,就會增加一條雪山山脈,寬度會再次增加。
郝誌準備挑個人跡罕至的穀地,找個平坦的地方過夜。
嘩~~碰~~
咚咚~~
忽然,前方樹林裏草木碎石亂飛,幾顆大樹正在傾倒下來,驚起無數飛鳥。
這麼大動靜自然吸引了郝誌的注意,他快速向那個方向狂奔過去。
以郝誌現在的能力,陸地上基本沒有能傷害到他的生物,所以看到前方動靜這麼大,自然要過去看看。
等走近一些後,他爬上一棵大樹,向那方向看去。
遠遠望去,是兩頭黑熊正在那搏鬥,邊上的樹木盡皆折斷,已經被它們掃出一片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