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4
雪揚不知道她爸爸是怎麼說服了她媽媽的,讓她在“落後了國內同學那麼多功課”的情況下,還能繼續交換留學前的習慣,每周六下午去陳老師家上課。陳老師教的笛簫。
曾經王曼對自己唯一的這個女兒,要求很是嚴格,希望她能做到“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所以雪揚從記事時開始,就學音樂,學書法,學繪畫,學舞蹈。後來因為開始上學,功課越來越多,再加上自己可能真的沒有天賦,她漸漸就丟下了舞蹈,再是繪畫和書法,唯一堅持下來的,就隻有笛簫吹奏了。這反而是當初王曼送她去學習的最不認真的一個選擇——雪揚小時候心肺功能不夠強大,聽說吹笛子能夠養成良好的呼吸節奏,增強心肺功能。無心插柳柳成蔭,王曼隻能這麼安慰自己。
周六下午,安外附中三點一十放學。雪揚要在五十分鍾內,趕去跨越大半個市區的陳老師家,接受為時兩個小時的一對一授課指導。陳老師是雙安市春天民樂團的演奏家,同時也是雙安音樂學院的講師,她很忙,所以雪揚並不敢浪費一丁點時間,一放學,甚至都來不及和一班的清如說聲再見,便飛也似的去趕公交了。
其實坐地鐵,要節省不少時間,但雪揚不喜歡,除非必要,她寧可選擇坐公交,那是她為數不多的可以漫無目的的發呆時間,看著路邊匆匆而過的林立建築,川流車輛和人群,不用想那做不完的詞義分析、二次函數、閱讀理解,她隻要放空自己就好了。
她一年沒去陳老師家了,陳老師家那隻肥胖得都抱不起來的橘貓蛋卷兒,好像又胖了些。它還記得她,在她對著譜子吹奏的時候,它拖著沉重的身子,繞著她的小腿打轉,好像那就是它的減肥運動一樣。
兩個小時飛快地就沒了。和之前無數次上課一樣,陳老師沒有留她吃飯,因為她自己也要趕著去樂團排練,所以她們倆一起出來,在小區門口有個推著車賣烤紅薯的大爺,她們一人挑了一個,拿給大爺稱。陳老師執意要替她付這次的錢。
“我知道你有錢,可這是今年我第一次請你吃,這錢必須由我來付。”陳菁這樣說,拿了手機掃了大爺掛在車上的微信二維碼,“你要是覺得過意不去,下次幫我帶點你們學校對麵的那家泡芙店的泡芙來,我泡好茶給你喝。”她笑。
雪揚也笑:“陳老師你這如意算盤打得好,那家泡芙又貴又不好買到。”
陳菁付了紅薯錢,咂舌道:“這年頭紅薯都貴。”
捧了死貴但熱乎乎的紅薯在手,雪揚和陳老師道了別,她背了沉甸甸的書包和笛箱,慢悠悠往回走——陳老師家和她家,步行大約四十分鍾,她不想那麼快回去,寧可在路上打發點時間。
這種時候她就很是想念森雅了,森雅的古箏老師也跟陳老師住一個小區,要是她沒搬走,她們倆就能一起去上課,回家的時候,能一起買杯暖暖的奶茶,一邊吐槽學校的各種不人道考試,一邊穿過這個中心公園,也就不至於像現在這樣,自己一個人戴了耳機,看著三三兩兩跑步遛狗的人從身邊經過。
從公園北門穿出來,便是熱鬧的英王府路,冬日的這個點,街上依舊人來人往。雪揚挪了挪肩上壓得自己有些疼的書包和笛箱,想了想,還是把笛箱拿了下來,轉而拎了把手。
路過那家最近很受歡迎的“美好”蛋糕房,雪揚想起上周六的蛋糕,她吃了,味道很好,奶油鬆軟甜香,水果新鮮爽口,就連一向不大愛吃甜食的趙阿姨,都連吃了兩塊,臨走的時候,她媽媽還切了一大塊給她打包帶走。
雪揚是愛吃甜的,她媽媽也愛吃,一想到她媽媽此刻正在家煲湯,她就覺得,買兩塊甜品帶回去,也不錯。她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店裏比外麵的味道還要好聞,香味更濃鬱,像一床柔軟的羽絨被,帶著春日般的暖意,將人迎麵包裹其中。店裏多是女孩子,和帶著小孩子的家長。這裏離外國語大學不遠,所以能看見不少打扮精致,穿著時尚的女孩子,點杯茶,要塊點心,和同伴們坐在臨街的玻璃窗邊,淺吟低笑,成為一道靚麗的城市風景。
雪揚的視線從青春靚麗的小姐姐們身上收了回來,轉而去打量那櫃台內排列整齊的精致甜品們。草莓慕斯看起來不錯,芒果布丁也很誘人,蔓越莓芝士派也很好吃的樣子,還有那品種繁多的滿滿水果杯……和大多數女孩子一樣,立在了這樣的櫃台前,她也會犯選擇困難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