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時,太後叮囑要秋靜常去看她,秋靜當然願意,也是後輩該盡的孝心,她一點太後的架子也沒有,就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在宮廷中能保持著這樣一幅心態實屬難得,皇後也是一幅慈母之相。
這也難怪,在現代,朋友都說可佳一可以去研究佛法,出家為尼了,是因為可佳一是個安靜之人,她相信佛的力量,佛乃慈悲,心中有佛自然所流露出的氣質就是一種善意,平靜,心無雜念,這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變得更親近,這就是一種緣。
雖然秋靜隻是可佳一的一個靈魂,但佛學就是深入人的靈魂,靈魂受感化,其整個人就因為靈魂而改變,叫做神韻。
秋靜習慣在宮外的府中,那裏清靜,也不用每天都麵對著宮中的人。
秋靜心存疑惑,上官蕭那天所說是真是假,他為什麼這麼排斥於秋靜,之前秋靜排斥他是因為不了解他的為人,現在的秋靜不接受他是對他沒有感情,也不想對他付出任何感情,那他是為何?
這些疑問隨即被秋靜自己給推翻了,她想還是不要知道得太清楚,知道的越多越煩惱,能這樣平靜的生活足夠,大家各不相幹,落得清靜自在,何樂而不為呢!
秋靜隔幾日便去太後,皇後那裏坐著喝茶閑聊,老人家需要有人注意,秋靜把小時候奶奶講給她的故事,謎語之類的講給太後聽,太後每次都聽得津津樂道,一寐的誇讚這個孫媳很有才氣,秋靜也隻是盜用了別人的才學而已。
其餘時間秋靜都用來看書,練字,習武,種植花草,過得很隨性。府中書本甚多,不管什麼類別的書,她都會翻閱來看,這在現代是沒有的,所以都值一看。
秋靜上次聽秋柏提起她會吹蕭,一直想試吹一下,“小月,替我取支蕭來。”
小月突然想起,“二太子妃,您的嫁妝中便有一支蕭,這是大少爺親自去挑選的上等好蕭,我去給您拿來!”小月急匆走去,秋靜隨意一笑,心想:這個大哥真有心,想必是她拿手一技。
小月把蕭遞秋靜手中,她拿著蕭心中有些許遲疑,她還會吹嗎,又想,秋靜的武功都保留了下來,想必吹蕭也應該同樣會保留,這是身體的自然反應,靈魂與肉體的合二為一。秋靜將蕭緩緩放在唇上,輕盈的吹出了蕭中旋律,秋靜心中高興,她真的會吹蕭。
古曲她自是不記得了,吹湊幾首現代音樂,她最為喜歡的宗次郎吹的《故鄉的原風景》,隻記得八九成,實屬不易了,小月在一旁聽得入神,一臉的讚歎,把她的思鄉之情也引發出來了,有思念家鄉之感,她能吹出這首最愛,全憑有著秋靜這個身體的功底。
一首完了,再一首經典的梁祝,聽得小月直拍叫好,別說她覺得好聽,秋靜她自己也是喜歡著,吹完這兩首,秋靜不想再吹,她吹著吹著心情慢慢低落下去,她又何嚐不想家,把蕭交於小月拿著,她自顧弄著花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