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袁公路的稱帝之心(1 / 2)

建安元年的正旦,對於洛陽朝廷而言,自然是一個歡欣鼓舞,繼往開來的新年。可是,對於天下諸侯而言,就是一個“年難過年年難過年年過”的悲慘日子了。割據益州的劉璋劉君郎,經過漢中之役以後,背上生了毒瘡,一直纏綿病榻,數次瀕死,幾乎就是墓中枯骨了。

同樣,經曆過襄陽慘敗之後的劉表,卻已然幡然悔悟,開始重用大公子劉琦了。劉表是大名士出身,在荊州溫柔鄉中浸潤多年,早已喪失了拓土開疆的勇氣。曹孟德和袁本初二人,百折不撓,在迭經大敗之後,立刻把目光轉向了徐州和青州,他們還要再最後博上一博。

除此之外,北海孔融孔文舉、徐州陶謙陶恭祖,再加上平原相劉備劉玄德三人,早就被袁曹二人視作墓中枯骨了。這三人之中,孔文舉除了聲望之外,文武兩手,一無是處,劉玄德麾下除了關張二將,都是土雞瓦狗。隻有陶恭祖坐擁徐州,地阜民豐,還有些爭霸的底氣。

那麼,此時此刻,以揚州九江郡的壽春為治所的揚州牧袁術袁公路,又做何想呢?

袁術出身於本朝四大世家之一,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是司空袁逢的嫡次子。在他的兄長袁基被董卓殺害之後,他就成了汝南袁家的嫡長子了。傳說他出生的時候,神仙曾經托夢給他母親,說她懷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正因為如此,袁術少有大誌,一直想做出一番經天緯地、轟轟烈烈的大事兒來。從小錦衣玉食,從沒有受過什麼挫折的袁術一向驕恣。

說到袁術,就不能不說一說他的庶兄袁紹。在血緣關係上,袁術和袁紹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袁術是袁紹的弟弟。在法律意義上,袁紹是袁術的堂哥,因為袁紹被過繼給了袁術的伯父司空袁成。在家庭關係上,袁術是嫡出,而袁紹是庶出。除此之外,袁紹的生母僅僅是個婢女,袁紹早年在家中的地位很是低微。過繼給伯父袁成之後,才有了袁成嫡子的地位。

就因為如此,一向驕恣的袁術一直看不起袁紹,經常罵他是“婢女生的野種”。袁紹的自尊心很強,如此一來,兩兄弟就從此就形同陌路,再也沒有了合作共事的可能。說句實話,董卓禍亂京師之際,天下諸侯之中,除了呂布,袁氏兄弟是實力最強的,可惜因為以上的這些緣故,兩人無法團結一心共同對敵。本朝的最後幾十年的曆史,也因為袁氏兄弟改寫了。

光武中興之後,讖緯之術大行其道,一直被稱之為國術。那一句“代漢者,當塗高也”的讖語,就激發起了許多人的貪婪之念。比如李傕,就是其中的一個。“塗即途也,當塗高者,闕也。傕同闕,另極高之人謂之傕。”這一句話,就是李傕軍中所養的巫女說出來的。

這一則著名的讖語,還有一個解釋:高者,雙口呂也。當塗者,車也,車上有帷幔,帷幔者,布也。代漢者,當塗高也。這句話應在呂布身上。這是並州大儒,剛剛病死的太原王家家主老王述親口說出來的。自然,對這樣的解釋,揚州牧袁術袁公路是絕對不會苟同的,

哼哼!我袁術出生之時,就有神仙托夢。若說天下有讖語,這讖語定然會應在我身上!

在迭次兵敗之後,李傕走投無路,隻好一咬牙一跺腳前往壽春投奔了袁術。一見麵,他就臉色大變,說出了那一句流傳極廣的讖語。“我李傕縱橫天下多年,即便是大司馬呂布,也不能令我害怕。誰知今日一見主公,竟不覺有渾身戰栗之感,這難道是主公的龍威所致嗎?”

一聽這話兒,袁術的臉上立刻就興高采烈了,他自詡家世,一向眼高於頂,喜人麵諛。今日李傕如此知趣兒,他自然是龍心大悅了。李傕是見慣了人情世故的,一看有門兒,連忙俯身行了大禮。“我聽說有‘代漢者當塗高也’這一句讖語,今日觀之,塗即途也,主公字公路,莫非是身應圖讖,翌日必將登基為帝乎?”聽聞此言,袁術立刻就開懷大笑了。

他不但接納了李傕,還封他為奉義將軍,侄子李利為校尉,為揚州訓練整頓騎兵。

袁術袁本初少有大誌,一向自視甚高,眼高於頂。當年群雄討董之時,烏程侯孫堅是他的部下。聽到孫堅得到了傳國玉璽,他立刻就前去搶奪,隻可惜孫堅堅稱未得。孫堅被黃祖射殺之後,孫策率領殘部投奔他,他立刻就收留了孫策,打的就是傳國玉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