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誰要來搶,就要伏屍百萬!(1 / 2)

呂征輕車簡從,在賈璣、阿皮茲和阿裏木的陪伴下,在白沙瓦的周圍一連轉了三天,這才打道回營。阿皮茲是流浪歌手出身,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亞,阿皮姆是學者出身,熟悉貴霜帝國的風土人情和世家大族之間的關係,隻要把兩個人的話互相印證,就能得出真相。

此時此刻,呂征最想知道的是如何攻陷白沙瓦城,可是,圍著白沙瓦城一連轉了三天之後,他幾乎喪失了信心。興都庫什山脈隔絕南北,將貴霜帝國的領土一分為二。要想從北部的遼闊草原來到南部的肥沃平原,最近的一條道路穿越薩朗山口和開伯爾山口兩道要隘。

從阿姆河流域的吐火羅盆地出發,向南經過昆都士中遊河穀——這一條河穀是興都庫什山脈兩側頗具軍事意義的眾多河穀之一―然後穿越薩朗山口,來到喀布爾。從喀布爾向南,經過喀布爾中遊河穀,越過開伯爾山口抵達健陀羅盆地,再往南就是高聳的波特瓦爾高原了。

喀布爾中遊河穀長約七十裏,兩山夾持,蜿蜒曲折,地形險要,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呂征的大軍就是通過喀布爾中遊,源源不斷地抵達白沙瓦的。可是,最要命的是,白沙瓦城就建在開伯爾山口正東方向四五裏處,而且城牆高厚,易守難攻,並無一絲一毫的破綻。

要想南下征服貴霜帝國的另一半兒領土,就必須先拔掉白沙瓦城這一顆釘子!否則,呂征的十萬天雄軍的後路糧道就無法保障了。不僅如此,一旦白沙瓦城的守軍有三四分的將略,必然會率軍突襲呂征的後路,和旁遮普、因陀羅普羅斯托的貴霜軍一起,前後夾擊呂征。

呂征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出對策,他隻好取出康侯爺的筆記,開始翻看有關貴霜帝國的記載。康侯爺的筆記極其翔實,每到一地,必定會派出隨從,四處測繪地圖,打探風土人情,城池關隘的情況。或許,從他的隻言片語之中,能夠得到幾分啟發,想出一招半式兒。

沒想到這一看竟然看進去了,奢華的中軍大帳之中,幾支巨燭整整亮了一整夜。

貴霜帝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帝國境內有大大小小幾十個民族,各民族之間因為牧場、土地、亦或是通商貿易,經常有大大小小的紛爭。久而久之,便出現了一個規律,隻要能夠理順調和好帝國境內的民族關係,貴霜帝國定然國勢大張,否則,必然會陷於內鬥之中。

新任皇帝韋蘇提婆一世過於年輕,又好大喜功,帝國境內的民族矛盾就變得糟糕透頂了。

在貴霜帝國之中,大月氏人是第一等民族,除此之外,最得勢的便是印度斯坦人了。原因很簡單,貴霜帝國就是大月氏人建立的,大月氏人自然是統治民族。大月氏人西遷至此之後,所部百姓分為五翕侯,其中的一部貴霜翕侯部最終統一了五部翕侯,建立了貴霜帝國。

而印度斯坦人的得勢,是因為第五任君主迦膩色伽一世的緣故,他是印度斯坦裔人。

貴霜帝國的第一任君主,丘就卻,即卡德菲茲一世,是貴霜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在位達五十年之久。他以善於調和治下各民族之間關係著稱,在奪取戰略要地喀布爾河穀之後,開始采用眾王之王的稱號。他徹底擺脫了希臘人城邦國家聯盟的羈縻,攻取了坦叉始羅和罽賓。

坦叉始羅就是白沙瓦,又被譯為德叉始羅、竺刹屍羅、石室國,這些名稱指的是以白沙瓦為中心的區域。坦叉始羅自古以來就以學問、技藝發達而著稱。五百年前,馬其頓王亞曆山大大帝入侵之時,西方世界才得知了坦叉始羅的興盛和富裕,坦叉始羅就此聞名世界。

丘就卻的兒子閻膏珍,是貴霜帝國曆史上的第二位君王,即卡德菲茲二世,也被稱為“無名王索特爾·麥格斯”,其意為偉大的救世主,在位達二十五年之久,是貴霜帝國曆史上偉大的君王之一。“閻膏珍”,有蒙古利亞人名以“真”音結尾的特征,而“閻膏”就是“阿骨”,它在通古斯-滿語中是“哥哥”或“王子”的意思。由此可見,“閻膏珍”這個名字的含義大概就是“阿骨哥哥”或者“阿骨王子”。在他的統治之下,貴霜帝國國勢達到極盛。

在閻膏珍的時代,貴霜帝國轉而向南,向印度斯坦大陸的西北部進軍。向南吞並了諸多的印度斯坦——希臘城邦國家,占有了恒河上遊的旁遮普和因陀羅普羅斯托。在北方,貴霜帝國吞並了花拉子模,粟特、錫斯坦,國勢大張。在他統治的時代,貴霜帝國開始印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