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之後,梔夏早早地便起了來,叫人去市集買了許多海鮮肉類,蔬菜回來做準備。而她,便去了木匠離那裏取得了木盒子,當然也如約給了另一半的薪金給他。辭了木匠離,梔夏回到“溫之冬”,夥計們已經將東西買了回來。她教夥計們按類分裝好,到時再拿砂鍋裝著,鍋的下麵是盛著火苗的爐子,雖說笨重了點,但在古代也隻好如此了。
她將製好的木盒子洗淨,擺放到一個大的籠子裏(類似裝灌湯包的那種),讓後裝上熱滾滾的水,倒上之前買好的醬料,再拿出前日串號的肉丸、魚丸,牛丸等,放了進去。不一會兒,一股關東煮特有的味道便飄了出來。惹得夥計們也是饞地隻能看,不能吃,幹流著口水巴瞪著眼睛,心裏是那個恨啊!
這時,街上已經開始有人了,大家都聞到關東煮這獨特的味道,紛紛被吸引,跑上前來,新奇地問了起來,有些嘴饞地來不及問便就先買了幾串,直呼好吃。就這樣,人們都紛紛掏出銀兩買出幾串,一嚐新鮮。
與此同時,梔夏又十分會捉時機地喊道:“溫之冬新推出溫暖係列——關東煮和火鍋!各位鄉親父老,兄弟姐妹們,現在這擺於店鋪門外的便是關東煮!”
“那火鍋呢?”一個拿著三四串關東煮的小胖子在嚷著,貌似嘴裏還嚼著幾顆魚丸。
“這位小兄弟問得好啊!咱們點的火鍋樣式多種,保證有你們沒吃過的,且一定合你們胃口!若想一試,便店裏請!”梔夏可是生平第一次喊得那麼大聲,要知道現在她麵前站著多少人呀,其中還夾雜著人們議論讚賞的聲音,為了讓大家都能聽到,她真是豁出去了,她可憐的嗓子。要是現在有一喇叭那該多好,她心裏又氣又惱,但無奈這裏不是現代,隻好用兩隻手弧成喇叭狀,放於嘴邊大喊。
眾人這麼一聽,便急忙往店裏湧去。如今的天氣已漸入深秋,全然不見了夏日的一絲痕跡,進來吃東西的客人們,有的是為了暖身子,有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有的則是真的閑來無事餓了,便都進了去,紛紛坐於榻上,點起了菜。
再說起這火鍋哪裏有不同呢?那就是梔夏把以前在現代所知道和吃過的火鍋都集中在了他們店裏。
國內的,有著名的重慶麻辣火鍋,麻辣醇香,名揚天下;廣東的海鮮火鍋,鈣骨火鍋,食而不膩,味美無窮;湘西的狗肉火鍋,享有“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之美譽;北京的羊肉涮鍋,風味別致,吊人胃口。此外,還有杭州的“三鮮火鍋”、湖北的“野味火鍋”、東北的“白肉火鍋”、香港的“牛肉火鍋”、上海的“什錦火鍋”等等,皆誘人饞涎。
而國外的,主要有日本鋤燒火鍋、朝鮮酸菜白膘肉火鍋,韓國石頭火鍋和印尼咖喱火鍋。至於為什麼沒有瑞士奶酪火鍋,是因梔夏想古代人應吃不慣奶酪的那種味道,且也做不了,便沒有弄了。當然,異國風情,風味也自是別具一格的。總而言之,火鍋堪稱為寒冬裏的“席上春風”,為食客們所津津樂道。
就在梔夏忙得應不暇接的時候,她的身前卻站著一個白衣勝雪的清冷男子。她察覺異樣,抬起頭看上去,原來是伊藤春信,咦他怎麼又回來了?梔夏心底暗暗思索著。隻見伊藤春信看到她之後,輕笑地讚道:“果然厲害!清涼一夏交予你真是選對人了!”
梔夏正想糾正他,“清涼一夏”已經被她改為“溫之冬”的時候,卻被其他夥計叫先了——“梔夏掌櫃的!”梔夏心想定是那些家夥又不懂折騰那些火鍋的作料了,便應了聲,急急抽身跑進店裏。
而這時,伊藤春信卻怔住了。剛剛他沒有聽錯吧?有人叫梔夏,還是叫著他眼前這個女子!他再思及那女子與某人極為相似的神采和性格,她和她一模一樣的紫色眼瞳,還有,她曾經對他說過的名字——梔夏!那雙看似平靜的眼裏,開始波濤洶湧,流轉著異樣的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