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再次恢複平靜。
就連蒼天大陸的局勢,也跟著安靜下來,沒有任何波瀾。
齊、柳、魯三位神將,帶著那六千大軍,依然守在蒼天域主府的入口處。
他們躲在暗處,蟄伏起來,監視方圓二十萬裏的動靜,等待十方閣的弟子出現。
而十方閣的一千弟子,也藏在離天都入口二十萬裏處,一直靜靜地蟄伏著,等待紀天行的命令。
雙方都發現不了對方,都在等對方先出手。
局勢就這樣僵持著,暫時找不到突破口。
至於蒼天大陸的九十九個地域,也處於平靜和觀望的階段。
無數百姓們都在議論局勢,替天宇神王和劍神感到著急。
十方閣的弟子,不是去攻打蒼天域主府了嗎?
怎麼一點動靜也沒有?
而且,十方閣的弟子就像蒸發了一樣,完全不知所蹤。
劍神和另外四家勢力的弟子,怎麼還待在幻日福地?
劍神是打算浪費時間,跟天宇神王慢慢耗下去嗎?
隻可惜,不管黎民百姓和各域的權貴、強者們如何議論,討逆同盟都沒有發出公告,也沒什麼動作。
倒是之前那道召集仁人誌士,投效討逆同盟,聯手推翻星雲神帝統治的那道諭令,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又有三家上古氏族和四家頂尖勢力,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投靠劍神。
這些勢力的主事者們很精明。
前期他們處於觀望狀態,不管外界傳言劍神多麼厲害,他們要先看看劍神的手段,是否能鬥得過天宇神王。
結果,天宇神王被劍神玩弄於鼓掌,接連慘敗。
如今蒼天大陸被占了九十九域,天宇神王隻能龜縮在天都,再也不敢主動出擊。
偏偏劍神的討逆同盟,也隻有五家勢力,總共才五千名弟子。
縱然劍神有再大的能耐,也不可能帶著五千弟子,攻占五萬人把守的天都。
所以,如今出現僵局也在眾多強者的預料之中。
這就讓那些上古氏族和頂尖勢力的主事者們看到了機會。
他們在這個時候投靠劍神,既不用承擔什麼風險,還能凸顯他們的作用。
哪怕以幻日宗為首的五家勢力,最先投靠劍神,顯得格外忠誠。
但他們冒著很大的風險。
而且,五家勢力效忠了劍神,也沒立下多大的功勞。
最後攻占天都,打敗天宇神王和幾萬大軍,還得靠他們這些後來者的加入。
討逆同盟的人數,起碼要達到一萬五,才能在劍神的帶領下,打敗天宇神王麾下的數萬將士。
由此可見,在無數勢力和強者的眼中,劍神一人便抵得上數萬大軍。
那三家上古氏族和四家頂尖勢力,都事先聯係了幻日宗主,想讓幻日宗主幫他們轉達投靠的意願。
幻日宗主自然是向紀天行轉達了,紀天行也表示同意和接受。
接下來,理應是三家上古氏族和四家頂尖勢力的主事者們,親自趕往幻日福地,向劍神當麵宣誓效忠。
然而,幻日宗主卻拒絕了那幾家主事者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