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設伏(2 / 2)

要知道張純手中的幾萬軍隊可不是看戲的,至少有數萬人都是曾經的幽州官軍,這些人的作戰能力是不容小覷的。

哪怕劉虞能夠從冀州、青州調集援軍過來,結局也並不好說。

所以李悅想要帶著這支大軍靜觀其變,畢竟沒有人願意主動招惹作用三四萬軍隊的他。

但事情往往出乎人的意料。

哪怕李悅機關算盡也沒有想到公孫瓚這個變量會在緊要關頭橫插一腳。

在李悅的吩咐下,將士們挨個去後營拿到了兩日份的幹糧,這也是大營中最後一點糧食了。

如果他們不能在兩日內找到補給,等待他的解決就是想張純投降或者投靠公孫瓚。

但這兩個選項他都不喜歡,他想要拚一把,距離此地三十多公裏的地方就有一個鄉鎮。

隻要能在那裏得到一定的糧草補給,他就能夠帶著這支軍隊順利返回薊縣。

但在距離此地十五公裏的地方,一場針對帕米爾部的陷阱已經布置妥當了,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帕米爾這支即將上鉤的魚。

已經成功突襲孟益後營的帕米爾部斬獲頗多,但為了避免被孟益率軍圍剿,帕米爾在毀掉糧草後,帶著戰利品向著西方撤退。

從地理位置來看,他如果率部向西撤退能夠得到張純部的誌願,但西方同樣有著他最不願意麵對的敵人--公孫瓚。

所以他決定從東部繞路,想要繞道至公孫瓚與令支之間尋找輜重隊。

此前公孫瓚營中的間諜隻傳出了糧草夠五日食用的信息後就消失不見。

如果公孫瓚想要繼續作戰,那他肯定要繼續調集糧草。

雖然帕米爾不願意與公孫瓚正麵交戰,但如果隻是斷絕糧草的話,他還是願意這麼幹的。

畢竟全副武裝的公孫瓚他的確打不過,但如果是餓肚子的軍隊,不管此前多麼英勇善戰,但隻要糧草匱乏,再怎麼精銳的軍隊也會變成一群烏合之眾。

所以他決定根據張純計劃去斷絕公孫瓚的糧草補給。

就在帕米爾行軍途中,斥候已經給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前方數十公裏處,發現一直數千軍隊組成的輜重營。

帕米爾不疑有他,覺得這肯定是公孫瓚從令支城中緊急調過來的糧草,沿著斥候給出的指引,五千多名騎兵呼嘯問過。

不過是半個時辰的功夫,帕米爾已經帥軍來到了附近。

就在將士們摩拳擦掌想要一鼓作氣衝垮輜重營的時候,帕米爾反而沉住了氣,他有點擔心這是一個陷阱。

畢竟他也聽聞了公孫瓚營中有一個妖道。

雖然他並不相信這些,但中原人自古以來就有招募謀士的習慣,他認為公孫瓚營中肯定就有這麼一位謀士。

所以他對此頗為小心。

兩炷香的時間過後,斥候將方圓五公裏範圍給探查的幹幹淨淨,並沒有發現任何埋伏的跡象。

再三確認後,帕米爾身先士卒帶著騎兵一窩蜂的衝向了行軍緩慢的輜重營。

此時距離帕米爾部潛藏地點七公裏的嚴綱卻在擦汗,他率領的部隊差一點就被帕米爾的斥候給發現了。

他總算理解了陳子重為什麼劃出了十公裏的範圍,沒想到帕米爾竟然如此冷靜。

但就算這麼冷靜的帕米爾依然中了陳子重的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