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孟益將手中這支軍隊盡數折損在張純手中,到時候哪怕公孫瓚順利剿滅張純。
也沒有足夠兵力威懾邊疆的烏桓與鮮卑。
這才是公孫瓚真正想要解決的心腹大患。
不過正在行軍的孟益可不會想到這些,他現在所想的不過是一鼓作氣攻下肥如,順便將張純的腦袋帶給劉虞。
但大軍行進速度著實太慢,以至於他派了親衛督促行軍,但大軍行進速度卻依然提不起來。
畢竟他也是少有的將輜重營與主力部隊混編的將領。
一般軍隊過萬的話,都要分開駐紮行軍。
人一過萬無邊無際並不是一句空話,要知道孟益此次率領的將士總數達到了四萬多人。
但他卻隻分派了左翼兩翼的騎兵,各兩千人。
剩餘人卻全部擠在一起行軍,這個行軍速度怎能快的起來。
當前鋒營已經行進了半天後,輜重營才開始起步。
等到下午時分,前鋒營就要忙著建立營地。
但就算這樣,輜重營也足足等到天色黑透後才進入大營中。
整個大軍在第一日的行軍裏程不過十數裏。
要知道孟益此前率領精銳鮮卑作戰時,日行三四十裏是家常便飯。
有時候帶領騎兵作戰,日行百裏都是正常情況。
但就算這樣,他依然不願意分軍行進。
看來是此前被張純分而擊之搞的有些後遺症。
孟益此前率領大軍前去征討張純時,習慣性的將四萬大軍分為三部同時進軍。
由於他的一時疏忽,導致前鋒營與中軍大營的距離超過了十裏。
張純一舉抓住這個實際,率領騎兵繞過前鋒營,直接將中軍大營給衝垮。
如果不是孟益親衛殊死一戰,恐怕他早就殞命在這場偷襲當中。
這場戰鬥不僅讓孟益部死傷慘重,也讓孟益從此一蹶不振,再也不複往日的勇武。
躲在薊縣城內不願出城與張純交戰,以至於張純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糜爛了大半個幽州。
但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情,孟益在征戰中還是意識到兵貴神速的重要性。
最終還是決定讓副將帶領一萬人組成前鋒營在前方探路。
全軍作戰部隊攜帶五日份的幹糧,攜帶好紮營所需物資後,將剩餘物資全部丟給輜重營來運送。
整個部隊分為三部分,沿著既定道路向著肥如方向前進。
雖然劃分後的部隊仍然存在臃腫的情況,但相對第一日要好得多。
也就在這一天,公孫瓚派遣的斥候與孟益的前鋒營開始遭遇。
雙方在第一時間並沒有反應過來,差點因此打了起來。
但公孫瓚派遣的斥候二話沒說直接撤退,以至於孟益認為這些斥候是張純派出來的。
讓原本加速行軍的孟益部再次放緩了行軍速度。
但隨著斥候逐步返回大營彙報偵察結果,孟益發現方圓數十公裏根本沒有看到任何大規模行軍的跡象。
知道自己是被偵騎欺騙了的孟益不由得大怒。
組建了幾十支五十人編隊的偵騎在四處搜索,想要將這幾個斥候給找出來。
但此時斥候已經沿著道路返回,向公孫瓚稟報孟益部的位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