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偵騎(2 / 2)

要知道與其說是公孫瓚選擇田楷當大管家,不如說是陳子重親自挑選的接班人。

為了這件事,公孫瓚與陳子重二人可是單獨密謀了一段時間。

也就是自那以後,在公孫瓚的示意下,田楷逐步接管了陳子重的職責,成為新任大管家。

不過田楷也著實有些本領,除了這一次流民聚集處理不當外,並沒有任何問題。

但這次問題也著實有些難以處理,不過這也是公孫瓚與田楷需要考慮的問題,他們這些斥候隻需要按照巡視目標進行巡查即可。

正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們也樂於看見田楷吃癟。

不過此次斥候出營卻是兵分兩路。

一路沿著嚴綱前來方向四處偵察,確保嚴綱在行軍途中不會早於張純部的突然襲擊。

雖然公孫瓚所在位置已經堵住了張純部前往令支的大多數途徑,但依然保不準會有小路通往令支。

另一路則是沿著孟益行軍方向偵察,確認孟益部的具體位置。

不過這批偵騎被勒令不得靠近孟益部,公孫瓚可不想遭到孟益的投訴。

到時候搞不好真的要交出幾個人頭來解決這件事。

所以公孫瓚直接釜底抽薪,嚴禁任何人員靠近孟益大營,隻需要確認大軍行進方向與紮營位置即可。

公孫瓚本來預期孟益部需要三天才會到達自己所在位置,但偵騎彙報的信息卻讓他清楚的意識到。

孟益手中的大軍主要還是炮灰。

每日行軍距離不過二三十裏,這個速度恐怕也就輜重營能夠趕得上。

如果公孫瓚是張純的話,這時候已經有一支幾千人的騎兵在附近遊弋,隨時準備給大軍來一下。

事實上張純很想這麼做,孟益都已經囂張到公布自己的行軍軌跡。

但他自己也知道,如果他的騎兵敢去襲擊孟益,公孫瓚就敢帶著先頭騎兵部隊來圍城。

張純是不會冒著這個風險去偷襲孟益部的。

他可不是那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人,他知道公孫瓚才是自己的心腹大患。

孟益不過是疥癬之患,隻要能打敗公孫瓚,那麼孟益就是附贈的禮品。

這也是他近半年與孟益交手後得出的評價。

孟益其實並不是一個草包,他也是依靠與鮮卑勇猛作戰才逐步勝任至中郎將的。

中郎將實際上已經是地方將領的最高職位了,也就是說孟益陷入了升無可升的情況。

如果他想要更進一步就隻能進入朝廷中樞,但作為邊疆將領的他,知道現在的大漢朝廷是個什麼樣子。

現在如果拋棄邊疆中郎將的身份投靠朝廷,他才是真正的活膩了。

漸漸地,孟益在幽州世家的權財美色的誘惑下開始墮落,甚至與鮮卑人開始做生意。

不過劉虞的到來卻給他了當頭棒喝。

要知道他此前能夠在幽州作威作福,完全是因為幽州刺史根本奈何不了他。

刺史雖然擁有一州之地的行政權,但卻不能直接幹預軍事長官的行為,所以孟益往往能夠避開刺史從中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