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出發(1 / 2)

一切都在陳子重的安排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哪怕嚴綱押運的十數萬流民還沒有回來,陳子重已經著手在令支城外修建臨時營地。

如果隻是數萬人的話,倒是可以將他們直接安置到令支縣城中。

但需要安置的流民已經超過十萬人,這個數字隻多不少。

也就是說,如果要按照城市來修建這個營地的話,恐怕這個新建城池規模不會比令支小太多。

為了省事,陳子重決定將他們全部安置在臨時營地當中。

反正這批流民中大部分人都會被他轉職為民夫。

到時候居住在臨時大營中總比修建新城要好得多。

而且還方便陳子重做事情,畢竟令支縣城是新占之地,哪怕他有係統地圖的便利,也不可能完全的控製整個縣城。

還是新修建的臨時營地更加滿足他的要求。

雖然說是個臨時營地,但各種條件都要比嚴綱修建的城外大營要強得多。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陳子重在未來會直接將這個營地升級為城池,這可比令支這個縣城要好得多。

而且可以在城池中修建一些功能建築。

陳子重已經發現了令支縣城的弊端,除非他決定將整個縣城推到重建。

但這個難度實在太高,還不如直接在附近修建一個新城。

反正漢末時代根本不缺流民,而且附近的冀州與青州到現在都沒有徹底平定黃巾之亂。

兩州至少有十數萬黃巾軍在活動,直接讓兩個盛產糧食的天府之國轉變為人間煉獄。

人隻要餓到了一定程度,什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

隻要陳子重祭出糧食這個大殺器,到時候蜂擁而來的流民恐怕會直接撐破他的大營。

根據陳子重的估算,目前僅幽州境內的流民就有幾十萬。

尤其是遼西郡、涿郡這些區域,基本都被張純禍害的差不多了。

但凡不想在家中餓死的人,基本都拋棄田地出來當流民了。

本來這個時代就因為旱災、蝗災導致糧食減產,接著就是張純帶領十數萬叛軍肆虐幽州。

直接將幽州的糧倉禍害的不成樣子,可以說張純最近活動的一年內,整個幽州直接死在他刀鋒下的百姓大約有數十萬。

但因為饑餓、遷徙而死亡的人恐怕要翻倍還要多。

公孫瓚大營附近的流民隻不過一部分罷了。

而且陳子重深知鬥米恩、升米仇,如果他為這些流民好吃好喝的供養著,搞不好在別人的忽悠之下直接開始造反。

還不如將他們直接軟禁在臨時營地當中,等到陳子重將他們全部轉職後,哪怕他們依然擁有靈智,但至少不會做出任何違背陳子重利益的事情。

順便也解決了黃巾可能派遣間諜的問題。

隻要陳子重無法轉職的存在,肯定和異常存在著一定關聯。

陳子重也沒指望通過他們來尋找到異常在現世的身份,大軍橫推才是王道。

況且他隻知道這個異常目前潛藏在黃巾軍當中,連具體是冀州黃巾還是青州黃巾都沒有分清楚,更不要提其他的了。

這些對於現在的陳子重而言,還比較遙遠,他隻需要將眼前的事情給處理好。

不過好消息就是他現在根本不缺基礎物資。

這就要提到這個偽係統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