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啟程(2 / 2)

但這個時候的流民群體就會自發產生一些所謂的頭領,到時候公孫瓚想要處理這些人的難度就要上升不少。

所以公孫瓚一直以少量糧食供給流民,既不讓他們吃飽也不讓他們餓死。

就這麼吊著他們。

隻要他們還想從公孫瓚營中獲取糧食,就不會允許內部出現頭領。

畢竟出現流民頭領隻有壞處。

不管在哪裏,管理層都會是利益分配方。

他們可不會管其與人有沒有吃飽,隻有自己吃飽才是真的。

所以他們多吃的糧食就要從其他人那裏獲取,沒有人願意自己本就不多的糧食被再次剝削。

公孫瓚直接將最精銳的白馬義從派出去分配糧食。

在流民大營中砍殺了數百個想要操控流民營地的人以後,整個流民大營就再也沒有出現百人以上的大規模團體。

可以說,一切都還在公孫瓚的掌控之中。

唯一的不同點就是,田楷已經知道自己無力處理這個問題。

果斷的將問題拋給了公孫瓚,而公孫瓚直接將案牘上的書信遞給了田楷。

田楷這才知道嚴綱已經率部押運了幾萬擔糧草正在趕來,而且在大營開拔前,每隔數十天就會有同等數量的糧草運過來。

如果大軍需要開拔作戰,陳子重將會一口氣調撥兩倍糧食維持消耗。

但對於大軍而言,糧食其實並不是越多越好。

因為糧食運輸需要大量民夫隨軍出征,他們根本沒有任何作戰力,但糧草消耗卻一點都不少。

而且還會拖累大軍行進。

所以在大多數時候,都會在各個占領城池修建糧庫。

由輜重營和後營承擔糧草運輸任務。

但公孫瓚大軍結構比較特殊。

他統帥的軍隊中騎兵數量超過了一半。

在平日訓練中,可以直接給戰馬喂養草料與少許粗糧。

但作戰時候,為了保證戰馬有足夠體力,會喂養豆子與精糧。

可以說,在作戰時候的戰馬,不論是飯食質量還是數量都遠超普通士兵。

所以陳子重哪怕運來了兩倍糧食,但糧食消耗速度卻翻了數倍。

也就是說,陳子重運糧速度還需要繼續提升才能維持大軍消耗。

否則公孫瓚大軍隨時都會麵臨斷糧的局麵。

不過此時田楷正在各個流民營中到處跑。

雖然他知道糧食危機已經被解決了,但這些人總歸需要處理的。

公孫瓚已經將這批人的處理方案詳細說了出來,當然這也是陳子重的計劃之一。

嚴綱率領大軍押運糧草,把軍隊拉出來訓練隻是其一。

更重要的是將這數十萬人帶回令支。

公孫瓚認為情況如果超出預期的話,他很有可能要和嚴綱一起拔營行動。

保證將這數十萬人帶回交給陳子重。

可想而知陳子重對這些人有多麼看中。

原本公孫瓚駐紮在這裏是為了對肥如的張純進行威懾。

孟益的到來雖然打亂了他的計劃,但也成功的轉移了張純的注意力。

所以公孫瓚可以趁機率軍返回令支整修。

正好可以避免與孟益直接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