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1 / 2)

然未過多少多久,劉榮便是收到了韓奕的來信,其信中所言,軍臣單於已然是接受了,這種以物易物的方法。

可以用匈奴獨有之物,與漢朝交換大黃。

然劉榮怎會不高興。

韓奕願意在漢匈上層之間充當信使,自然也是有些其自身的考慮的。

大黃這種神物,無論有多少,匈奴人,也會將其一洗而空,當然,將大黃的渠道掌握在自己的手裏,韓奕當然也是想的,當然,這也隻能是停留在想一想的階段了。

就憑韓奕在匈奴中地位,怎麼可能有機會,將大黃控製在自己的手裏,這與癡人說夢,也沒什麼區別了。

隻不過,即便是別人吃剩下的一些殘羹冷炙,那也夠讓韓奕吃的飽飽的了。

然就在韓奕將大黃獻給君臣單於的當日,其便是被認命為了當戶,留在了王庭。

可是將韓奕高興的不行,不想上位的狗腿,都不是好狗腿,渾邪王在匈奴諸王中的地位不算很高,脫離渾邪王,而投靠大單於,留在王庭,這此前,還是韓奕想都不敢想的事。

如今卻是實現了,固此,韓奕對單於與漢朝太子之間的交易,自然是愈發的上心了。

而劉榮看完了這簡牘之後,便是立即乘車入宮而去。

到了麒麟殿中,見到老爹之時,劉榮便是立即言道:“稟父皇,前些時日,兒臣所說的事關匈奴之事,已是有了回應”。

接著劉榮便是從衣袖之中,取出了韓奕的信件,呈給了天子劉啟。

這些時日,一直未上過早朝,且也不再批閱奏折,天子劉啟的身體,還是有一些起色的。

將監國之權,交給了劉榮,而批閱奏折之權,卻是被天子劉啟交到了丞相周亞夫大手裏。

如此一來,這兩項權力,自然是不能交到一個人的手中,一人有監國議政之權,一人有郡國奏折批閱之權,這樣也方便天子劉啟在養病之餘操控朝局。

然社稷到漢家大政方針的大事,周亞夫等人,還是會親至麒麟殿,求見天子稟告之,所以說,也隻有這樣,天子劉啟才能放心,安心的在宮中養病。

而劉榮當然是趁此機會,更多的汲取,該如何的主持朝政,且還能平衡諸多朝臣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關於繼位之事,劉榮可是從來都不急的,有句話說的好,該是你的,他一定是你的,到了該繼位稱帝之時,便可順理成章的繼位了,有什麼好急的。

康麻子的兒子,胤礽便是急不可耐的想要早一日能夠登基稱帝,才會最終走上了兵變的不歸路上…………

“匈奴單於當真願意,以我漢家沒有之物來交換大黃?”。

“正是如此”。

接著劉榮便是將其中之原由,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天子劉啟。

而天子劉啟隻是說道:“隻望能如太子所言一般……”。

接著天子劉啟是問道:“朕前幾日聽皇後所言,太子已選秀了?”。

跪坐在席間的劉榮是拱手說道:“回父皇,正是如此,隻不過兒臣暫且隻選了義氏一人”。

“此事朕知道,過些時日,便當再選秀,怎能隻選一人為姬妾,朕在你這年歲之時,已然是為人父了”。

老爹如此說,劉榮自然也隻得聽著了,不敢有一絲的反駁。

而最終,天子劉啟卻是又說起了一件,此事對於劉榮的確是至關重要。

當初,太卜所占卜的,過繼太子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

再過不了多少時日,劉榮便是要坐實嫡長子的身份了。

這也是給自己又上到了一道保險。

“此事兒子自然是知道,隻是,要行過繼之禮時,需父皇親自主持,兒臣隻怕耽誤了父皇養病”。

………………………………………………………………………

而另一方麵,漢家蜀郡臨邛縣中,一座可比縣令府邸的宅子之中。

一身材矮胖的中年男子,正身著一身蜀錦所製之華服,在院落之中來回的走動,然其一邊走卻還一邊露出一副甚為急切的樣子。

不多時,便見到一家奴快步走上前來,“家主,還是未找到小娘到了何處”。

說完這話,這家奴是渾身直打顫,不敢多出一聲。

“接著去找,一定要將她給我找回來”。

“諾!”,說完之後,這適才這才快步離去。

雖然住所甚為豪奢,可比千石之吏,但這人,卻不是臨邛縣的縣令,而其名曰為,卓王孫。

然卓王孫此人生於西漢初期蜀郡臨邛的一戶冶鐵世家,其先祖乃是是山東之地有名的冶鐵商,以冶鐵致富。然秦滅六國之時,其祖父輩被強迫從山東遷至蜀郡臨邛,同時帶去了先進的冶鐵技術一同入蜀。到漢家初年之時,孝文皇帝劉恒頒布召令,對漢家境內的一切經濟活動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所謂“開關梁,馳山澤之禁”,正如所說的,殷實之家“一家聚眾或至千餘人,大抵盡收放流人民也,遠去多裏,棄墳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窮澤之中”。“放流人民”即在土地兼並之下失業的農民,許多就是靠招收這些無業遊民經營鹽鐵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