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變幻莫測(1 / 2)

全廠職工請命,上下眾誌成城,在廠長鄭雲德的有力領導下,八零一一廠迅速完成了車間生產線的改造工作,為本廠中等規模集成電路的研發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而周建國也不辱使命,將最新的集成電路設計圖完善定稿,交付車間進行樣品的試生產。

“周工,如此複雜的設計圖,想不到竟然是你一個人的傑作?以前我在心裏還對你有些想法,這次我是真的服了。

今後有你在技術科,我們廠的技術看來得逐年進步。”

當圖紙交到一車間待上線生產時,有職工如此坦然誇讚。

可以,一切都非常順利,八零一一廠爆發出自建廠以來第二波創業熱情,將整個工廠的工藝水平提高了一個台階。

個月工期時間,就把中等規模集成電路的產品做了出來。

這一塊被命名為0版本的導彈遙測遙控係統L類型集成電路,上麵彙聚了17顆晶體管電子元器件,全部都是工人純手工打造而成。理論上可以實現1000公裏的有效信號接收,大大超過10版本的100公裏,直接將性能提升了10倍之多。

聞訊而來的部隊專家評定組,一開始並不相信八零一一廠上報的數據,後來抵達廠裏看了實物,又聽完周建國的設計思路後,認定屬於有效創新。待驗證新產品可靠性之後,就可以裝載在中國的洲際導彈之上,為護國利劍插上騰飛的翅膀。

一個人的命運,除了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到曆史的進程……

74年下半年,上到首都,下到地方,人們的思想突然又亂了起來,東風和西風之間來回搖擺。

75年初,在八零一一廠因為集成電路創新獲得國防科委的表彰之時,政治風向的突然變動,不由波及到地處偏遠的皖南山區,導致三線後方基地的主要領導換了人。

從滬江來的實權派掌控了大局,他們開始掀起對走資派批判風潮,以此跟全國大氣候相呼應。

八零一一廠不由自主被波及進去,而周建國因之前的一鳴驚人並大加推崇國外“摩爾定律”,被認為是崇洋媚外的典型代表。至於廠長鄭雲德則被認為是廠裏走資派頭目,連同其他幾位幹部被勒令靠邊站,認真改造思想。

上級新調來了一位黨高官,主抓政治思想,在廠長鄭雲德靠邊站後,他成為廠裏實際掌權人。

走資派不等於反革命,反革命可是最嚴重的罪行,一不心就得吃槍子。

根據上級傳達的文件精神:“對於犯走資派錯誤的人,在他們提高了覺悟,並得到群眾的諒解以後,應當及時解放他們,分配適當的工作,並鼓勵他們到工農群眾中去,改造世界觀。”

所以,走資派還是革命隊伍裏的同誌,隻要改造好世界觀就能恢複正常工作。

而八零一一廠因此事也在全廠職工之中分為兩派,一派支持現任書記,另一派則對廠長鄭雲德等人報以極大同情。

如此一來,工廠正常生產也受到很大影響,除了工作時間被政治學習占據之外,職工請假曠工的事情不斷發生。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周建國理所當然被納入走資派隊伍之中,停止業務工作,跟隨鄭雲德一起被下放到廠裏的五七農場進行勞動。

這是他自出生以來麵臨最為黑暗的日子,就因為想方設法升級廠裏的生產線造出更好的集成電路,結果被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停止一切業務下放農場勞動。

以前用來鐫畫集成電路圖的雙手,現在隻能用在挑糞割草喂豬之上,巨大心理落差實在讓人難熬。

所幸妻子俞美詩沒有半句怨言,安慰周建國在農場好好工作,反正都是一樣為人民服務。

“以前你的謝老師也下放勞動,後來不一樣得到解放恢複了工作。”

她還用謝依德的親身事例來鼓舞丈夫,以免他意誌消沉。

至於周逸,他並不明白父親周建國身上發生的事情,隻知道爸爸的辦公室換了,從操場旁樓房換到了後山深處的工棚,經常和農民打交道。

“建國,都怪我將你牽連進來,不然你也不會落到如此境地。若是你安心在車間做學問,就不會戴上崇洋媚外的帽子。”

一從農場私下結伴回家的路上,頭戴草帽的鄭雲德以抱歉語氣道。

“大哥,你這是什麼話。若不是你的幫忙,我可能現在依舊是一隻坐在井底觀的青蛙,哪能像現在般認識空的廣闊。

真要的話,我還得認真謝謝你,替我打開了全新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