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兩千年後一過客(1 / 2)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這是唐代盧照鄰描寫長安的詩句。

自始皇帝統一、大漢在此定國開基之後,長安一直都是華夏政治中心。在重農抑商的政策下,尤其是大漢皇帝喜歡把商人遷移到自己的陵墓旁,讓其為自己看守陵墓,久而久之,這裏也成為了大漢絕對的經濟中心。

每日,從全國各地來此的商賈數以千計!他們運輸著昂貴的奢侈品,供城中的王侯將相享用。

由於大漢皇帝的陵墓都在長安城北方,也就是鹹陽城遺址附近,因此,商賈想要進長安城,北邊的洛城門、廚城門是最近的。

當然,為了長安的安全,兩大城門正北方不遠處,各有一個巨大的石橋,它們的名字和城門的相同,隻不過將“門”字改成了“橋”字罷了。

洛城門

一個衣衫破爛的十七歲少年正目光呆滯的站在城門中央,他緩慢地扭頭,環視著四周,“這……這是哪裏?”

他用手掌用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臉,妄圖清醒一下,“啪!啪!”的聲音格外清脆,紅彤彤的掌印出現在那白嫩的臉上。

這個少年名叫白明哲,是從兩千年後過來的。他出生於專門研究曆史文獻世家,他的爺爺是華國有名的曆史學教授。

在家中長輩的熏陶下,他自幼鑽研曆史,雖然才二十多歲,但是對於古文字,頗有研究。

正當他發呆的時候,一名腰間別劍、身穿黑色甲胄,頭盔上帶有黑色盔纓的彪形大漢怒氣衝衝地走了過來。

他拍了拍白明哲的肩膀,指著後方正在駛來的馬車群,嗬斥一聲,“喂!要走快走,別在這裏擋著!一會兒儒家博士們還要進宮麵見陛下!若是耽誤了陛下的大事,汝擔當不起!”

白明哲腦袋“嗡嗡嗡”的響,好像被塞進去了一團漿糊,他抬頭看了看城門的名字,筆勢遒勁有力、用隸書書寫的“洛城門”三個大字讓他心神一震。

“洛城門……黑色甲胄、黑色盔纓……儒家博士麵見陛下……難道……”一個讓他害怕的想法從心中升起。

沒有理會身後驅趕馬車之人的叫罵,他一下子拉住了眼前這個士兵的手,急切地問道:“敢問兄台,今夕是何年?”

這個士兵小聲嘀咕,“連年號都不知道,怕不是個傻子吧?”

擔心白明哲在這幾年鬧事,他裝作威嚴的回答道:“元光五年!行了,問完問題就趕緊走,別耽誤吾等值守!”

他指了指城門,“進去吧,汝想去哪裏吾不管,進城之後別鬧事就行。看汝衣衫襤褸,想必也是一個可憐之人,奉勸汝一句,進城之後,別惹到不該惹的人,否則,就是有十條命,也不夠丟的!”

見心中的猜測得以證實,白明哲深吸一口氣,眼睛眺望洛城門內,對這個士兵拱手作揖,“多謝兄台!小弟就此拜別。”

“去吧去吧。”士兵揮揮手,接著向洛城橋的位置走去,他現在需要維持馬車群的秩序。

白明哲重新看了一眼身後的守城士兵,把他們的樣貌牢牢地刻在腦海深處,又用眼睛的餘光瞥了一眼遠處的馬車群,歎息一聲,向城中走去。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他自幼熟讀曆史典籍,自然知道這個年份代表了什麼。

如果沒有猜錯,身後那群黑色甲胄加身的士兵,應該是大漢北軍所屬——中尉士兵,也就是執金吾的前身。而身後的馬車群,應該就是從全國各地來的儒家博士了。

公元前130年,漢武帝劉徹向全國發出公開招聘的命令,要求各郡縣將人才送到中央,供皇室挑選任用。

這次招聘中,有一個老頭重新走進了大漢朝堂,他叫公孫弘。雖然這個老頭人品不咋地,但是,漢武帝偏偏喜愛這種臣子。

走了大約三四分鍾,白明哲終於穿過中尉士兵駐守的城門,到達了長安城的內部,他抬著頭看了看天空,感歎一聲,“竟然穿越到了漢武帝時期,真是……讓人感到意外呐。”

他環顧四周,沒有理會周圍的鄙夷目光,徑直找了一個沒人的角落,倚著牆,坐了下來。

竟然來到了大漢,他現在需要好好地梳理梳理思路。在這個名將多如狗的時代,想要一飛衝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根據記憶,這具身體的原主人也叫白明哲,太原郡人士。其五歲的時候,父親招惹到當地的列侯家族,為了不連累白氏一族,父親帶著他逃離了太原郡。經過幾番輾轉,在長安城外的一個裏安了家。”

注:(裏,是西漢時期村莊的稱呼。)

白明哲查看著原主人腦海中的記憶,忽然臉色一變,驚訝之態不加掩飾,“這家夥竟然是白起之後!武安君後人?哈哈,有這個名頭,我站穩腳跟的可能性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