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走向世界的執念(3 / 3)

“學院走向世界的發展,原本就是校常會的決定。隻不過那個時候島外世界剛剛經曆過一次浩劫,正是百廢待興之時。

校常會雖然有心改變卡布勒斯閉關自守的現狀,卻又不便操之過急,因此在世界各地設立了不少的學院辦事處,但是造成的聲勢並不大。

開始也隻是以和世界接觸為主,不過隨著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辦事處的腳步明顯有些偏離簾初校常會的設想。

所以蕭鴻霖便主張在世界範圍內建立帝羅蘭多分院,采取半公開性質的手段,招收世界各地的學生,通過最直接的方式被世界接納。

這個方法雖然冒險了一些,不過如果成功,達成的效果也一定是圓滿的,因此校常會和聖殿祭司議會在權衡利弊之後,批準通過了蕭鴻霖的提議,四大分院才由此建立而成的!”

“這種方法豈止是冒險呢,根本就是不留後路。”

易秋對四大分院的曆史並不是特別清楚,聽付臣解釋一番才算是有所了解,不過他對茨疑惑卻還是不少,

“其實我一直也沒能理解,為什麼學院和聖殿一定要回歸世界的懷抱?別是普通人,就算之前有些特殊經曆的我,在這個奇怪的島上也是毀過三觀的,被世人接受又豈止是辦幾所分院就能解決的?

更何況學院所蘊含的力量,比較起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空前的強大,他們又怎麼會接受到這麼樣一個勢力和他們同處於一個世界?”

其實,這樣的疑問,在易秋心中已經存在很久了。

之前他就曾經問過徐崇和老麥文等人,為什麼學院有著如此強悍的實力,卻還執著於通過和平的手段,試圖被普通饒世界所接納?

直接通過空前強大的武力征服世界,不是最簡單的做法嗎?

不用懷疑,易秋相信,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承受得起學院全力施為的攻擊。無論是如日中,稱霸世界半個世紀的美利堅,還是蒸蒸日上,日漸強盛的華夏神州!

老麥文聽過易秋的問題,隻是笑笑,沒話。不過,徐四眼卻給出了他的答案。

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徐崇當時也沒別的,隻以易秋自己舉例子。

他問易秋,如果現在讓他拿著學院的武器,代表卡布勒斯去征服華夏神州,他願意嗎?

易秋當然不願意,時至今日,即便是與卡布勒斯的交集牽絆逐日增加,可他仍然還是以一位華夏人自居。

雖然在學院學會了無數種語言,可是在卡布勒斯之上,易秋口中所的,一直隻有華夏語。

而且不僅僅是他自己,每一個和他有交集的人,也隻用華夏語和他交流。

讓他拿著武器去攻擊自己的祖國,他又怎麼會同意?

學院不選擇通過武力的方式,想必在卡布勒斯島上,和他有同樣想法的人,絕不在少數。幾百年來的發展,學院內部的勢力交錯紛雜,很難徹底地擰成一股繩。

推己及人,易秋知道,老麥文之所以沒有回答他的問題,想必作為洛克菲勒家族的長輩,他也絕對不會貿然去攻擊家族所在的美利堅。

可就算不通過暴力手段征服世界,可易秋認為學院實在沒有必要一定要和世界融為一體。在他看來,島內島外其實完全就是兩個世界,如何相融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