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混沌起源(1 / 2)

漆黑如墨,墨黑如漆。

無盡黑暗的邊界,窺不見絲毫的光點,寂寥且偌大的空間未有任何生機。

宛若天地被開辟前的萌發之際,渾濁而繁雜,無識無知,模模糊糊地一片朦朧。對其所有的感觸都不自然,時間流逝不曾有過特定的概念,玄妙到無法捕捉其蹤跡。

似漫漫長夜,在深淵中煎熬。

飄渺的影像不斷劃過這片空間,不知會何去何從。稠密的濃縮物質不停流淌於黑暗的世界,不知有無終始。命運什麼的,在此顯得微不足道。

種種一切,都是那麼地不真實,但又似乎的確存在。

寂兮,寥兮,虛兮,幻兮,玄兮,夢兮,渺茫不定兮。

吾不知其名,強詞之曰:混沌!

此為虛無空間,宇宙自然的太初之處,乃萬事萬物根本所在。

其內有二物,一曰混沌之光,二曰混沌之氣,亦作鴻蒙。

混沌之光,為驅動天道萬物運行的能量源,可分化出各類低階能量體。其雖以‘光’為名,卻非光似光勝於光。本質為虛,可任意轉換為實體。

混沌之氣,為生成天地萬物所需的各大實質成分,融合了無數自然界的物質,乃世間萬物的整體集合。其密度極高,接近於無窮大的狀態,可轉換於虛實之間,能同時分化成固、液、氣等多種體質。

此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無中生有,有中化無,成為了元始世界絕對至相對的首要性質。

沒有人知道,宇宙自然的起始點在何處,衍生期在何時,終結的場所在何方。能夠知道的,或許已遠超常人,又或許根本就不是人。

如今的這片混沌世界,早便不是太初元始之時,自然界的繁衍消耗了它太多的能源。擁有極其龐大能量的混沌之光被抽離了過半的結晶,轉化為天體運行的第一推動力。

混沌之氣也趨近虧空,自身融合的所有物質都逐步嵌入宇宙空間,分解成各式各樣的養分與化合物,滋潤著萬物生靈的成長,哺育著大大小小的嬰孩。

從胚胎創建之初,到壽命結束之時,都需要混沌的澆灌、庇護。

世上也沒有平白無故的消失,它們總是從一邊過渡到另一邊,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周而複始,始而複周,循環往複,綿綿不絕。

能量物質的儲蓄,看似源源不斷,實則日漸式微。

虛空的模仿,隱匿到沒有視野,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沒有感覺,簡直與死亡如出一轍,佯裝得毫無偏差。不敢想象,在這樣混沌中,是怎樣誕生出生命體與非生命體的。

說它是天堂的極樂世界,卻缺失了諸多的美好。不見明亮和煦的曙光,不見清新淡雅的仙人,更不見飄揚在天空中的朵朵祥雲,和諧而溫馨。

說它是冥界執掌的地獄,但沒有使人毛骨悚然的幽靈,沒有使人萬分驚懼的吸血蝙蝠,還沒有長弓追翼,百鬼夜行的恐怖景象。

虛無空間,不過是精神慰藉的場所,生與死的中介之地罷了。

撲朔迷離,分不清真假虛實的混沌,成為了自然裏最神秘的色彩。不斷地變化,永無休止地分解、融合,再一並歸納於天地萬物,恒久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