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兩天,京都的貴族圈子裏就傳出了一個流言。
那就是一直尚未娶親的安東郡王忽然要取醉雲坊的頭牌姑娘小昭君為妻!而且還留下了象征自己身份的玉佩作為信物。
話說這小昭君姑娘號稱是京都第一美人,而且她還是個清倌人,賣藝不賣身的那種。
還有人說安東郡王已經為小昭君姑娘贖身,不日就要迎她為正妃!
這傳言未免也太匪夷所思,安東郡王再怎麼說也是皇室子弟,怎麼可能迎娶一個青樓女子為正妃呢?
更有好事者親自跑到了醉雲坊要驗證真偽,非得要看看安東郡王留下的那塊玉佩才好,結果一看之下,確實是安東郡王的隨身玉佩,這玉佩是每個皇室子弟從出生起就一直佩戴的,是絕對的身份的象征。
本來流言的傳播速度是沒有那麼快的,但是不知為何,一些戲樓茶館裏的說書先生竟把這段風流佳話編成了話本,幾乎是不間斷的轟炸著京都百姓的耳朵。
所謂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裏,但是如今安東郡王和小昭君這檔子事也說不上是好事還是惡事了,但是它的傳播速度卻是出奇的快。
一來二去的竟然連宮裏的皇上和後妃們都聽說了。甚至還把他叫去後宮問話,問他此時到底真相如何?
安東郡王也是兩眼一抹黑。他自從那日設計白二小姐不成又丟了玉佩,就隱隱的覺得不安。為了怕白丞相知道這事後報複他,他所幸就閉門不出,哪兒也不去。更不敢把自己丟了玉佩的事情到處宣揚。
可是沒想到不過區區幾日的時間,京都之中竟然傳起了這樣的謠言。
他本來想出去澄清這件事情,可是卻發現這一切都已經晚了。天朝的貴族是極重門風的,而他如今傳出這等謠言,且不管真偽,各個士族子弟都是避他如避瘟疫一般,生怕和他走在一起會讓自己跟著掉價,所以他就算是想解釋,也根本沒那個場合,沒那個機會。而他自己更是不敢直接衝到醉雲坊去,把那塊玉佩要回來,畢竟他是極重名聲的嘛,怎麼可以隨便出入勾欄瓦舍那種地方呢?
於是,謠言就這樣滋長,直到皇帝開始幹涉,安東郡王總算是有機會‘辟謠’了!
他一番指天誓日,向皇帝拚命保證這件事情是有人故意重傷他,他的玉佩早在不知何時已經丟失了。
皇上算是勉勉強強的相信了他。謠言隨後就慢慢的平息了,但是安東郡王本就不高的聲望如今更是跌入穀底,而他最為看重的名聲也早已經徹底的臭名昭著。如今,他算是一個徹底被孤立的郡王了!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過去,但是誰承想另一波謠言又開始瘋傳,說皇帝棒打鴛鴦。安東郡王本來癡心一片,奈何觸怒了聖上的龍顏,所以才毀去和小昭君的婚約。小昭君如今傷心過度,茶飯不思,眼看就要香消玉殞了。
這次百姓們的態度更熱情了,有同情小昭君的,有斥罵安東郡王是薄情郎的,更有甚者覺得皇上生生拆散了一對有情人,於德行有損!
皇上那是什麼人啊!京都之中遍布他的眼線。所以從這謠言剛出來,他就知道了,本想置之不理,誰想到愈演愈烈,甚至影響了他在百姓中的‘名聲’!
這下皇帝可不幹了,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安東郡王,留在京都真是礙眼。什麼破大點兒事都處理不好,還平白的連累了他這個皇帝。
於是皇帝一怒之下把他遣出了京都,發配到新疆伊犁去當郡王了……
話說因為他觸怒了龍顏,所以離京的時候十分淒慘,隨行不過十餘輛馬車,家丁護衛也不足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