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安西,已經進入了寒季。
西北風的呼嘯,擋不住大唐將士們的熱血,更擋不住吐蕃人的入侵。
雖然赤都鬆讚在最開始被薛仁貴嚇到了。
可是完成了一年多的休養生息,他的野心再一次死灰複燃了。
薛仁貴再強大,他也已經是一隻腳都踏進了棺材的老人。
以前的那些榮耀,也不過是他巔峰時期創造出來的功業。
現在,這個人老了。
根據細作的稟報,薛仁貴已經很少出現在府衙之外,更是很少去軍營之地了。
如此來。
他已經老得躺在了床上,又或者,根本就不可能上戰場了。
突厥的三十萬大軍兵臨大唐的並州之地,對於吐蕃來絕對是一個機會。
赤都鬆讚覺得自己就算是耗,也要耗死這個大唐的軍神。
如此一來,他也算是賺了。
當年倉皇西撤。
如今卷土重來。
薛丁山身穿金色的鎧甲,帶著武衛站在城牆之上。
在西北之地,乃是黑齒常之。
而這西南之地,便是他們薛家軍來鎮守。
不遠處,便是吐蕃的大軍。
兩軍並沒有叫戰,就這樣安安靜靜地看著對方。
直到。
甘州報急。
原來吐蕃采用的乃是聲東擊西的戰略。
大軍分為四路。
一路前往石堡城,攻打駐守在石堡城的黑齒常之。
石堡城是一座易守難攻的重城,也是大唐隴右道上的一座重城,堪比安西都護府。
赤都鬆讚並沒有打算真的就能夠把這座石堡城給拿下。
畢竟大唐的黑齒常之也是一員猛將,吐蕃猛士在他手上也是吃了不少的苦。
主要是牽製住黑齒常之便可。
另外一路,自然是麵對駐守在河源之地的大唐的主力大軍,也就是薛仁貴帶領的薛家軍。
除此之外,另外兩路,自然是一個北上隴右道,聯合回乞等被大唐收編的安西部落。
也就是策反這些人,共同抵禦大唐。
最後一路,也是最為關鍵的一路,那就是攻打甘州。
這麼大的一個邊塞。
總要拿下一部分,才好完成吐蕃的擴張大計。
薛丁山聽完武侯的稟報,心中微微一緊,便直接安排副將帶人前往甘州支援。
同時,他也選擇了正麵突擊。
不能讓突厥繼續下去。
酉時末。
薛丁山命人打開了城門,十萬大軍傾巢而出。
兩軍交戰。
自然是慘烈無比,經過了三個時辰,才堪堪分出了勝負。
雙方傷亡都比較慘重。
突厥未曾勝利,但是也沒有失敗。
薛丁山帶領的大軍也沒有取得完全勝利,但是也消耗了突厥的兵力,就看誰能夠堅持到最後了。
傷兵則是安排在了比較好的軍營之中,一些傷口,用了縫合之術。
這個處理傷口的方法,現在已經在大唐的大軍之中實行起來。
的確是挽救了很多將士們的性命。
“父親大人。”
薛丁山多少有一些慚愧。
自己的父親大人當年像是他這般大的時候,那是何等雄姿,跟隨太宗於高麗一戰,便直接名揚下了。
他現在卻連一個吐蕃的大軍也打不過。
“嗯。”
薛仁貴坐在胡塌上,看著地圖。
房間之中已經生起了炭火,溫度卻並不是那麼的怡人。
薛仁貴的確是老了。
已經六十六歲的年齡,在大唐這個時候,絕對算得上是高齡。
然而如此年歲,卻還要在外領兵打仗。
“吐蕃這一次的目的,已經非常明顯,就是趁著北方戰事吃緊,想要取得這河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