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大綱與後續情節(1 / 2)

想了想,還是把原本的寫作思路放出來吧。

在大規模戰爭無法打起、民用武器市場接近飽和、火藥同業協會壟斷武器市場核心的環境下。主角通過係統中學習到的技術,在逐漸嶄露頭角後,以技術合作的形式拉起一支新的利益共同體集團用於對抗火藥同業協會的壓製。

在此過程中,主角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平衡新集團中各方勢力的實力平衡。與此同時還要和新盟友一塊針對火藥同業協會來自各方麵的打壓、甚至直接傷害。

在對抗、反擊的過程中,主角的影響力逐步加深,新集團的成員越來越多,最終迫使火藥同業協會低頭,徹底形成國際多方合作的局麵。

到這一步,主角便不再放出適合球內作戰的新武器技術,轉而將注意力放在航空航天領域。避免內部明爭暗鬥愈演愈烈的同時,真正推動全球化的高新技術合作。

當主角三十歲時,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載人可往返空天飛行器問世;三十二歲,第一座對全球所有國家開放的大型生態圈空間站建立,多國聯合航天隊宇航員正式進駐;三十六歲,第一款大型運載空天飛行器問世,聯合空間站規模進一步增加,同時生態圈工程實驗全部成功;四十歲,月麵前進基地與火星基地建立,兩支人數為十人的宇航員團隊分別進駐兩座基地,他們將在兩所基地內嚐試自給自足生活十年;

四十五歲時,第一款曲速引擎問世,長途星空旅行已不再是人類的一種夢想。消息一出,舉世震驚,各國官方、各大資本紛紛入嗅到腥味的鯊魚一擁而上。主角憑借新集團內百分之二的股份,榮登全球首富榜首位。

四十八歲,第一款搭載曲速引擎的小型空天探測飛行器問世;兩年後,成功在月麵基地與火星基地完成生態圈十年自給力實驗的團隊重返地球,人已出艙,感覺良好...

全民沸騰,各大媒體紛紛發出報道,直言星際時代即將到來!

同年,新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大型曲速引擎搭配生態圈建設的大型長距離空天飛行器項目啟動。

該計劃公布,引起了全球各國科學家的熱情與擁護。在一個龐大的科學團隊與建造團隊努力工作五年後,一款充滿著科幻風格的大型飛行器正式下線。

繞著飛行器主體環繞的重力環、尾部的大型曲速引擎、內部的可控核聚變供能組...這款飛行器集合了當時人類所有的科技結晶。

首飛當日,發射場內外聚滿了人。數千家媒體的長槍短炮在同時向全球直播了這一盛況!

兩天後,分段發射,並在地球軌道上將飛行器組裝成功後,所有媒體不約而同的宣布,星際時代來了!

伴隨著新飛行器緩緩加速駛離地球軌道,開始進行係內試驗飛行時。主角也宣布退休,放棄集團內所有行政職務,僅保留一個首席技術顧問頭銜回到闊別三十多年的祖國。

除了把控一下研發方向外,主角的退休生活養了些花草,每天出去溜溜彎,吃點小吃。人們在他身上絲毫看不到“人類星際時代開拓者”的架子和派頭。

四年後,實驗飛行結束。抵達太陽係邊緣並再次返回的飛行器進行返廠維護,所有參與任務的宇航員受到了全球英雄般的迎接。

人類星際時代,徹底到來!

次年,檢修完畢並進行技術升級後的初代機與兩架姊妹機,共同組成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支係外遠征隊,向著三個不同的方向,邁入無人深空。

尋找可供生命存活的星球,或適合建立生態圈的改造條件良好的星球,作為人類星空移民的前哨站。

與此同時,意識到星際時代到來的人們開始真正思考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問題。現有的國家概念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