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華北偏遠地區老溝村……
在中國大地上它肯定不是最窮的地方,但這裏包含了舊社會底層人民所有的艱辛疾苦……
這裏的地主名叫徐明珠,家財萬貫坐擁良田千畝,雖富甲一方但他為富不仁、欺壓窮苦犯下了筆筆血債,他的過往就是對人性泯滅的最好詮釋。
老溝村的東頭住著一戶林姓窮苦人家,半年前這家的戶主林江被徐明珠捆在樹上暴曬而死,原因竟是林江在做工之時驅趕了徐明珠家的狗,窮苦之命賤如螻蟻,這個世道悲涼如此。
家中頂梁慘死,林妻劉氏大病不起,因求醫無門所以病情急劇惡化,寒冬苦寒之日她終也撒手人寰,留下了四個年幼的兒子。
四個孩子之中最大的十歲,最小的尚在繈褓,或是他們不解死亡之意,或是他們早已嫌棄了母親的拖累,總之母親的死亡於他們來說並不十分悲傷。
劉氏年逾三十,個子大但瘦弱不堪,老大拉著手、老二拉著腳稍一用力便將整個人都抬了起來,村裏死了人都是這樣上山的,林江死的時候也是劉氏和老大抬著,在墳前母親曾叮囑過,她死了要和爹放進一個坑裏。
沒有哭鬧,沒有披麻戴孝,甚至沒有棺槨,兄弟四人就這般踏上了為劉氏送葬的路。
家裏隻有兩雙鞋,一雙是劉氏的,她裹小腳那鞋子正適合老三,另一雙是林江死時候脫下來的,老大老二穿著肥大但也隻是一隻,走累了歇一會將鞋子換到另一個腳上,道路崎嶇硌腳他們走的無比艱難和緩慢。
村裏的人也出來看熱鬧,立在山根老槐樹之下滿滿都是冷漠的碎言……
“爹死了,娘又死了,這四個孩子怕也活不長久!”
“可不是嘛,連個扛活的都沒有,活著還不如死了享福!”
“要不我們也去送送吧,畢竟一個村的!”
“送什麼送,林家的人都不露麵你算老幾!”
……
在那個自顧不暇的年代,貧窮決定了人們所有的認知,包括情感,甚至包括人性,縱有良心可也難奈。
山路不遠,但他們走了許久,一路磕絆兄弟四人終於來到了林家的墳圈,他們林家是村裏的“大戶”,低矮的墳包在山腰密布著,老大記得清楚,最邊上稍高一點的就是他父親的“陰宅”。
山上的冷風很是刺骨,放下母親,老大老二也顧不得地上冰涼累的躺在了墳包上,他們大口的喘著氣,外露的皮膚早已凍的發紫,那腳更是慘烈,竟都滲出了血。
老三也累了,懷抱著老四也躺了過去……
老大最看不慣老三,甚至有些討厭,見他也想謀個“舒服”立馬來了氣憤,抬手一巴掌便打在了老三後腦勺:“你躺這幹啥?就抱了一會兒老四還能把你累死?”
老三也才五歲,被大哥這麼責打立馬哭了起來,躺在墳上鼻涕眼淚的好不委屈。
“大哥,你看老四咋沒聲了,不會也死了吧!”老二掀開裹著老四的薄布,任憑怎麼捏臉捏耳朵那老四就是一動不動。
……
後來孩子們的二叔來了,拿著鍬和鎬,天下起了雪,二叔一直陰沉著臉片言未語,淚水劈啪的落下很多,他脫下了衣服裹在了老四的身上,也不知老四死沒死,總之是隨著他的娘一起入了葬,其他三個孩子不敢說話隻是立在一邊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