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張寶的死,很多人是持有不同意見的,對於張寶的那些下屬,他們隻覺得是黑天昏地。
而對於警察局的皇甫嵩則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當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會有不同的見解。
很遺憾的是——皇甫嵩並沒有機會看到死去的張寶,他已經先一步離開了。
“一個英勇的奮戰到最後一刻的人。”
“一個英雄!”
這是警察局宣稱的話。
劉備知道自己的功勞一定會被人嘉獎,所以他並不擔心自己因為皇甫嵩的死而失去什麼,但是有一個人不高興,這個人就是曹操。
前文已經說過,曹操是為了向張寶報複才一直追到這裏的,但是他所看到的卻僅僅是張寶的屍體,這讓他很不開心,準確的說是很抑鬱。
曹操和他的朋友們去了飯館喝悶酒,而劉備和他的兄弟在慶功。
這對在曆史的長河記憶之中的冤家在此刻就已經對壘分明。
相對於此刻的二人之外,是校園中的權利爭奪事件。
一山不可容二虎,何主任和董主任已經爭奪了很多年。
而且倆人是完全的不同階級。
何主任是大校長的小舅子,從學校建校的時候就是在這裏做主任的,原本他以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差使,並且有著非常高的工資,但是不成想這裏非常的亂。
學生之間打架鬥毆並不是什麼大事,但是毆打恐嚇老師可就是一件不得不讓他警惕的事件了。
這個事件在最終結果就是許多具有權威性的教師受不了,學生們的肆意妄為而不在學校繼續教學下去,這對於學校來說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件!
因為,何主任招了一個實力強悍的外聘——董卓。
董卓自來了這個學校之後治安開始變的非常的良好,這主要是要歸功於董主任的鐵血政策。
喝酒抽煙?罰站一天。
打人罵人?全校批評。
尋釁滋事?大會批鬥。
恐嚇威脅?就地正法。
總的來說就是……用鐵以血讓所有人都深深的引以為戒,絕對不能犯任何的過錯。
每一個教訓都是深刻的,每一個不安分的因素都是要被消滅的。
在董卓的鎮壓之下,所有的不良學生全部都變的乖巧起來了。這對於學校來說是一件好事,而對於何主任來說卻並不是如此。
何進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
自從董卓進入學校之後,學校的治安的確變的好了起來,但是董卓每日安插親信,使何進想要說話做事越來越不方便,甚至有一次學校開會,何進與董卓意見不合,計算個人的支持竟然是董卓多於何進,這讓何進視為大辱。
區區一個被自己提上來的外聘居然想要架空自己?
何進當機力斷,招弟弟何苗一同謀事,最後定在四字,栽贓陷害。
其實說栽贓陷害有些過頭,這董卓原本就是個貪財好色之人,到這裏來當外聘也隻是因為這裏的工資比較高罷了,但是僅僅是這樣董卓卻是不滿足,因為他的上麵還有一個何進。
隻要何進還在,董卓就沒有辦法獨攬大權,更加沒有辦法肆意的賺取金錢。
但是董卓很聰明,他一直在安插親信,想要以中小階級的勢力扳道何進。
相對於董卓來說,何進與弟弟何苗商量出來的辦法就差了不少。
首先買一些古玩字畫,然後放置在董卓的辦公室之中,最後向學校最高級別的領導校長報告:“董卓尋私,收受賄賂,不能秉公處理事件。”
在何進向校長報告此事之後,董卓的眼睛直接就紅了,但是他還沒有說話,有一個人就已經站了出來。
張讓以他尖銳的聲音毫不客氣的說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是想要指責我沒有看好過往的人嗎?我可是看的明明白白,這些古玩什麼都是你弟弟何苗帶進來的!”
大校長劉協見張讓將矛頭直指何進皺了皺眉,而董卓更是大呼冤枉!
無奈之下隻好詢問學校的中堅力量們的意見,但這些人基本上全是董卓的人,怎麼可能會讓何進好過而董卓難堪?一概說是何進作的手腳。
劉協無奈隻好秉公辦理,但是卻又怕董卓的姐姐不給自己好臉色看,一時間猶豫不決。
何進見自己的計劃全被張讓破壞更是怒不可徹,大罵張讓卑鄙小人之餘更是將張讓曾經犯下的種種過錯一一數落了出來。
而張讓也好不客氣的向劉協訴說何進的各種毛病。
周圍傳來了中堅階級們的偷笑聲,而劉協的臉也越來越掛不住了,最後終於變了顏色……
“滾!你們都給我滾出這個學校!都給我滾出去!”
劉協終究是沒有忍耐下來,痛罵二人並逐出學校之後轉身離開。
想要趕快離開這裏而急匆匆的他並沒有聽到身後的董卓笑的是多麼的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