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想過很多的結構,甚至曾經一度打算仿照著另外的一本書來寫作,但是有一天我忽然想道:“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仿照別人而寫出來的,那麼這書,還能算是我寫的嗎?”
基於這種感覺,我想所有原本的一切全部拖走,讓他們變成見證,而不是正文。
我的正文,隻能是我自己寫出來的。
無論是好,是壞,誰批評,又或者是誰誇耀,這都是我的文字,跟任何人都無關。
我隻是要寫出我眼中的世界,我所看到的世界,我所感受的世界。
在每一個人的眼中,世界都是完全不同的樣子,我不奢望誰能夠認同,也不妄想誰能夠理解。隻是想要重新描繪出一個世界。
因為這才是屬於我的世界。
大漢高校這本書是屬於都市類同人小說,因為是同人小說,所以裏麵出場的人物就都是來自於三國,然而他們未必是按照曆史上的出場順序而先後出場,每一個人先了解的三國人物都是不同的。而我所認識的第一個三國人物是呂布。
呂布是一個生活在郊區的孩子。
郊區是一個很奇怪的地方,既不像農村也不像城市,這裏麵有農村的樸實忠厚,也包含了城市的奸詐,可是說,這裏就是兩種地域的夾縫。
在夾縫中求生存。
呂布在這裏生活了十七年。然後他要到城市裏麵去上學讀書,並且離開這個地方。
說到這裏我就不得不說一下呂布這個人,呂布從小就是一個好戰份子,這個好戰的定義有很多,而好戰的例子也很多。公雞也是很好戰的,但是很慶幸的是呂布不是公雞,他是一個好戰的猛虎,不允許任何人的挑釁。
因為呂布的緣故,呂布的養父總是經常要到各家各戶去賠禮道歉,呂布的養父名叫丁原。
丁原原本是畢業於一個高級學校,從事政府事業,但是因為處理關係不當,所以屢次升遷不能,反而因為一些小過錯而被降職。
在呂布生活的十七年中,丁原已經從一個政府要員,降到了地方當一個小小的村長。
並不是說當一個村長有多麼的差,而是丁原所管轄的區域隻有二百六十一戶人家。其中又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做村長,又或者說,他們根本不拿村長當回事。
丁原降級到這裏之後唯一的好處就是再也不需要考慮自己是不是又得罪誰了。這個村子直屬於洛陽城,受京都管轄。其他的人沒有權力管束。但是京都的人眼中根本就沒有這麼一個直屬於他們管轄的村子。
於是丁原現在就處於一個很尷尬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