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說:“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麵,被人踐踏了。”
多年前讀到這句話的時候並不明白為什麼說“你們都是世上的鹽”,又過了些年才慢慢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為什麼我們都是鹽?因為鹽是最渺小的、卑微的,但鹽是這世間最重要的調味品,沒有了鹽,世間便沒有了味道。這多麼像我們人類,在時間的浩瀚長河中,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是渺小的、卑微的,甚至是轉瞬即逝的,也許我們對於他人和世界來說,所有存在的意義便是一粒鹽的意義,那就是,我們不過都是這世間的一粒調味品。我們終其一生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方生方死、痛徹心扉,放在時間的長河中其實就隻是一滴水,這滴水一旦融入大河便會消失不見,成為大河最小的一個細胞,繼續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滾滾向前,永不停歇。
我們作為一個人存在的意義,對親人來說是出生的喜悅,是離世的悲慟,還有幾十年生命中所有的相依為命與相互傷害,我們出生,我們死亡,我們被愛,我們被恨,我們被需要,我們被厭棄,我們被依賴,我們被欺騙,我們被讚美,我們被羞辱。我們以為我們已經在這世上活了太久,簡直活到天荒地老了,簡直活過了好幾個世紀,可是等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刻,我們才發現,我們的一生真的就隻是一粒鹽,我們不過是用自己的一生為這個世界增添了一點點轉瞬即逝的味道。所以,人活在這個世上的真相是什麼?就是味道。
但生而為人,我們沒有選擇,就算從出生的那一刻就看明白一生的真相,我們又能做什麼?是的,我們唯一能做的,仍然是如何認真地、艱難地、頑強地把我們這一生過好過完,盡自己最大努力地去做一個有尊嚴、有愛也被尊重、被愛的人,便是我們一生生生不息的目標和動力。人是多麼可憐,又是多麼可敬。所以太宰治會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深夜裏聽著窗外的風吹樹葉聲,細細想起這句話,會一遍一遍覺得徹骨的悲涼,仿佛這是一個黑洞,生命的真相真的在裏麵旋轉、成灰,具有一種巨大的吸附力把人吸進去。但在第二天在重新看到陽光的時候,我便又明白,新的一天開始了。這種無限的循環,才是真正的活著。
所以後來,當我開始寫的時候,我總是試圖去寫我看到的那些散布在這世間的各個角落裏的人,那些最卑微、最真實、最有韌性的人。我無法為他們做什麼,我不能拯救他們於水深火熱,我不能施舍錢財讓他們遠離貧寒,我不能和他們在一起圍著篝火載歌載舞樂而忘憂,我甚至不能當著人來人往給他們一個真誠的擁抱,我隻是一個作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們寫進,給予他們一個的世界,給予他們一種藝術世界的愛與眼淚。當我一次一次拉上窗簾,打開台燈,坐在桌前寫作的時候,我便生出那種巨大的渴望,那就是去擁抱文字,去擁抱這些在文字裏出生又在文字裏死亡的人,如同春花,如同秋葉,如同朝露,如同夕光。我不能不愛他們,不管他們被創造出的生命是真的還是假的,我都會隨著他們一起哭泣,隨著他們的被完成而永遠把他們刻進心裏。對一個人最好的相待是什麼?也許就是把他刻進心裏吧,哪怕你一生再沒有見過他,哪怕他早已離開了這個世界,隻剩下你還孤獨地活在這裏,聽著雨打芭蕉,看著星河燦爛。這又有什麼關係,這不就是活著?活著不就是這樣?